消费贷的逻辑:既然碗里的饭不够吃,就换一个更大的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23:44 4

摘要:最近很火的消费贷,额度达到了惊人的50万,利息也跌至3%以下,还款期限延长至7年,种种措施被包装成“普惠金融”的善举,宣称要“提振消费”“拯救穷人的现金流”。

最近很火的消费贷,额度达到了惊人的50万,利息也跌至3%以下,还款期限延长至7年,种种措施被包装成“普惠金融”的善举,宣称要“提振消费”“拯救穷人的现金流”。

消费贷真的能利益到很多人吗?到底哪些人会借消费贷呢?

第一类:投机取巧的人

虽然国家明确规定消费贷不可以进入楼市股市,但这世界永远不缺投机取巧的“大聪明”,如果某个人本来就有10万块钱,他再贷出来10万,但是用他原本的10万去炒股,其实就是变相的用消费贷炒股了,就算手里没钱,找三五好友倒腾一下也可以变现,方法大大的有。

第二类:被高利息网贷、房贷困扰的人

其实这部分人是最需要消费贷的,他们有强烈的还款意愿,急需置换成低利率的贷款缓解压力,然而这些征信花了的人,却根本贷不出钱来。

第三类:真有消费需要的

现在的年轻人要谈恋爱,要给彩礼,要买房,或者老人突然生病需要一笔钱,这时候都是真正的刚需,消费贷就派上用场了,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贷绝对是件好事。

然而正是真正用消费贷来消费的人,要小心前方的陷阱:

“既然碗里的饭不够吃,就换一个更大的碗。” ——这是消费贷最蛊惑人心的逻辑。

当一个人连温饱都难以维系时,商家和金融机构递上的不是一碗热饭,而是一张写着“分期免息”“零首付”的借条。他们宣称:“借吧,更大的碗能装下更多希望。”可没人告诉你,这只碗的底部是漏的——债务的窟窿会吞噬掉最后一粒米,甚至夺走你未来端碗的手。

普通人要知道,债务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借贷的便利性让许多人忽视了背后的风险,当下每一笔负债都在消耗未来的现金流,透支未来的机会成本。

最可怕的就是手里暂时有钱了,暂时又不用还,却依赖上了更高消费的生活,等到要还钱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真实的赚钱能力并不能负担还款。

真正的扶贫,不是给饥饿的人一个更大的碗,而是给他们播种的土地,让他们学会耕作的技能。

当资本用消费贷诱惑穷人时,请记住:

借来的米,熬不成一锅持续的粥。透支的尊严,换不来一个站立的人生。

来源:孙琬童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