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筑】书写体育精神,焕发城市新活力—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15:51 2

摘要: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足球不仅能够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更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纽带。理解、宽容、尊重和团结的体育精神,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让不同背景和身份的人们得以相聚。建设专业的足球训练基地,不仅能够提供系统化、高标准的训练平台,同时也会

转自:深圳工务署

>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2标段)

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足球不仅能够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更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纽带。理解、宽容、尊重和团结的体育精神,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让不同背景和身份的人们得以相聚。建设专业的足球训练基地,不仅能够提供系统化、高标准的训练平台,同时也会进一步带动体育产业的繁荣,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本期城市建设者将带领大家走进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2标段)(以下简称“足球基地”或“2标段”)的建设过程。足球基地是集训练、科研、医疗、教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综合基地,已逐渐建设成为国家级青训中心,打造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专业足球训练基地。随着2024年12月2标段全面竣工,深圳也迎来一个融合人文、绿色、创新、信息化的国际足球基地。

穿越历史的长河,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游戏,到十九世纪的英国以现代足球的面貌正式成型。跨越世纪的演变见证了它从非正式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专业体育项目之一。

足球基地中心体育场 效果图

国际上有很多闻名遐迩的专业足球场,譬如老特拉福德球场、伯纳乌球场、诺坎普球场等,它们以宏伟的规模,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丰富悠久的历史,成为其所在城市的地标和形象代言,更成为全世界球迷心中的圣地,有力地带动了所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足球基地鸟瞰

怀揣着将足球文化深植于社区、培育足球新青年、焕发城市新活力的期许,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粤港澳创新走廊的战略位置,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以其国际化、专业性足球竞技场所的身份与角色,成为深圳城市文化的一张新名片,更填补了深圳市在专业国际级足球比赛场地和训练场地领域的双重空白。

足球基地中心体育场鸟瞰

足球基地的构想,源于2015年深圳小将们在全国青少年男子U15足球锦标赛上的夺冠。项目于当年获批立项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支持深圳足球改革的重要措施,被列入“深圳市十二项重大民生工程”中的“文体惠民工程”,由此有了这座足球基地的诞生。

足球基地鸟瞰

可以说,在足球基地中穿行是一场丰富且多元的空间体验旅程。景观小径呈“之”字形在场地中蜿蜒,两侧绿草如茵、林荫茂密,与慢跑道、水磨石条椅、草坡活动区和休闲竹木平台交织成一幅和谐画卷。沿途有不同标高的竹木观景休憩平台,市民可在此观看赛事、休憩、游玩、运动。

足球基地整体鸟瞰

能够实现这种自然有机的场所环境,应当归功于项目团队在设计之初对于场地自然条件的深入考察与尊重。项目基地原本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山丘坡地,既存有部分建筑垃圾堆填,也有农用土地,南侧有茅洲河(洋涌河),整体环境保留着乡野自然的独特风貌。为延续既有生态风貌,团队将低碳共享、精致人本的核心要素贯穿设计全程,使项目成为城市与自然环境交汇的重要节点。设计团队基于使用需求和土方平衡,结合地区特有的绿地和水系资源,打造出了一个自然、多元且生态丰富的绿色系统。

基地周边环境分析

足球基地不仅坐拥原生自然生态环境,其社区身份同样至关重要。位于基地南侧的李松蓢村历史悠久,设计通过用社区绿地黏合城市空间的巧妙构思,将足球场地自然融入公园景观之中。龙大高速和南光高速两条重要交通干线和地铁十三号线将足球基地与社区生活紧密相连,为使用者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基地周边交通分析

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和便利的交通连接,使得基地与城市、社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促进交流和共享的公共空间。足球少年和居民都可以在这片赛场上自由奔跑,足球基地的建设不仅加速了足球文化的交流,也助力了足球社群的蓬勃发展。

足球基地整体鸟瞰

足球基地中心体育场鸟瞰

足球基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地紧张的客观条件,紧凑而高效的布局策略,巧妙地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有序规划和分期建设,优化了空间利用,激发出空间新活力。足球基地建设分为两个标段,1标段以设计施工一体化(EPC)模式完成,配备有看台、配套用房、附属设施及景观等。

1标段与2标段,2024年8月

2标段打造了一系列专业化设施:10000座观众席的专业足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运动员宿舍楼、体能训练及康复科研中心等,为运动员提供了全面的生活与训练设施保障。此外,公交首末站和停车场的设置,为场地织就了完善的交通网络,确保了使用者及访客的便利。

2标段功能分布 示意图

考虑到2标段建设用地被李松蓢排洪渠和规划市政道路自然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块,且用地面积紧张,设计团队试图将这一局限转化为提升空间效率的契机。位于2标段西侧的一号地块呈长条状南北延伸,因此中心足球场在看台和建筑体量的构思上尽量集约,东西向占地相对紧凑,并结合未来地铁出入口规划,为城市建设留出宝贵的缓冲空间。

足球基地视线设计

场地功能营造

一号地块的规划承担着运动场馆的比赛功能,二号地块则为运动员提供了学习与生活的保障。二号地块场地面向东南呈扇形展开,设计团队在东南角结合三角地形布置了宿舍楼,建筑沿外圈布置,实现内部庭院空间最大化。西南面为综合楼,北侧与东侧的建筑立面不仅承载着场所围合的功用,更被赋予了与城市街道亲切对话的功能。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通过裙房巧妙连成一体。

运动员综合保障区域

此外,一号地块的南侧,通过建筑与景观的综合处理,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与全民健身中心共同构建出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市民活动场所。两个地块通过连桥跨越排洪渠,在方便训练和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地块间的联系。

全民健身中心鸟瞰

足球基地的整体布局张弛有度,以高兼容性的社区中心形态向公众开放,成为城市中的活力新地标。

足球基地设计概念手稿

面对用地紧张的挑战,项目团队在确保体育场馆所需体量的同时,采取了创新的立面设计策略。中心足球场的设计呈现出简洁、有力、向上的动态外形,“切碎”的立面,柔化了大型公共建筑在城区中的体量空间压迫感,斜向线条和动感曲线抽象化地转译了足球少年的跃动活力。

中心体育馆造型设计构思

中心体育馆

考虑到用地南面有大片开敞的足球公园,有别于周边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对于地块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景观资源,设计将中心场的屋盖在东南侧面向足球公园打开,形成一定的景观视线联系,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空间场所。全民健身中心的舒展造型与标志景观塔遥相呼应,形成独特的场所感。

全民健身中心

项目通过立体庭院的处理手法为青少年创造交往、交流的空间。在南侧的三角地宿舍区,建筑沿外围边缘布置,最大限度让出内部庭院空间。

运动员综合保障区

草坡区域是规划设计中的亮点,特意为市民活动腾出空间,提供了一片三角形的休闲绿地。这片绿地与南边的全民健身中心功能互补,共同构成了开放性的造型。地景式的景观处理,营造了丰富的集聚人气的公共空间和氛围。

全民健身中心南广场鸟瞰

全民健身中心南广场绿地,2024年9月

主体场馆综合了三种使用功能。在非赛事期间,健身场所面向公众开放。同时,它还承担运动员日常训练功能,用作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体育训练和比赛场地。除此之外,健身场所还承担着举办重要体育赛事的角色,成为各大专业赛事活动的瞩目场所。

足球基地鸟瞰

在绿茵场上,足球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足球基地以国际视野和专业标准,在专业技术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在天然草坪、体育照明、场地扩声、赛事转播等方面,均按照国际足联相关赛事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并通过专业机构检测。

中心体育馆

虽然足球基地的场地有限,但项目的复杂性不容忽视,球场草坪的布局和设置是其中的重难点。球场看台影响着草坪的采光和通风;此外,该足球场实际上完全建在一个地下车库之上,这意味着地下车库上方的排水系统必须设计得当,否则会严重影响草坪的生长。中心场草坪种植层下部设置有通风排水系统,通过改善土壤通气和排水,既满足草坪生长需求,又防止积水,从而有效解决草坪生长和场地排水间的矛盾。

中心体育馆和全民健身中心

足球基地与体育公园鸟瞰

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项目团队高效解决了技术上的复杂问题,信息化建造的浪潮也被引入球场建设。足球基地的建设遵循U20赛事和全运会的场馆建设标准,运动员信息采集系统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了科学、高效的辅助,以信息化助力实现训练和比赛全流程的复盘、分析及管理,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便捷、科学、高效的辅助工具。

足球基地1标段日常训练

足球基地幕墙的设计灵感源于青少年运动的蓬勃发展,强调创新与活力,这使得幕墙节点与传统的方正或规则风格极为不同。设计团队在保持幕墙整体规律的同时融入了细部形态变化,BIM系统的应用使得每一块组件都独一无二,同时确保了对于幕墙风格、板块和节点的精准分析,帮助幕墙设计和施工实现精确性和可行性,完成了从设计到施工图无缝、高效的转化。项目凭借BIM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国家级大赛中荣获“龙图杯”奖项,同时成功入选深圳市优秀示范项目。

BIM应用

足球基地中心场外立面

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照明满足了国际比赛彩电转播要求,做到了比赛场地无阴影和眩光。其灯塔的做法也充满了创新性的技术亮点。作为项目中的最高点和视觉焦点,东南角竖立的灯塔的设计和建造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最终效果。为此,灯塔的建设摒弃了单一的构造手段,而是采用了多种彩釉技术,除传统的印刷工艺外,还加入了其他类型的彩釉点,让灯塔在不同时间段都能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活泼氛围。彩釉玻璃历经三轮样板实体打样比对,通过现场沟通和大量草图绘制,在改善灯光不均和钢结构显现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后,最终完整实现了项目团队的预期效果。

足球基地灯塔

低碳技术也是项目的一大亮点。项目从构想开始,就将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每个环节。施工中采取了降尘防噪、永临结合等环保措施,结合智能建造体系,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项目还采用了下凹绿地、绿色屋顶和植被缓冲带等海绵设施,通过透水铺装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展现了“蓝绿融合、灰绿结合”的生态美学。

海绵设计措施

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想,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也实现了项目团队的高标准设计和施工追求,为足球基地打造了一个绿色、环保、高效、充满活力的未来。

建设中的足球基地

足球基地不仅是一个训练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促进社交、共享快乐的社区中心,真正让足球运动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U20亚洲杯深圳揭幕赛中国队胜出 © 深圳市足球协会

这颗镶嵌在深圳市光明区的“绿宝石”构筑着全国足球发展版图,也彰显着深圳对足球梦想与未来的坚定承诺。时至今日,包括国家队出征世界杯预选赛集训、世运会和中国足协的女足精英训练营选拔、国青队在深圳的集训、专业人才培训等均在此举行。

十年成长,足球基地见证了无数足球爱好者的汗水与笑容。少年强则国强,展望未来,足球基地将以活力与魅力,书写深圳青少年的体育精神,让深圳的足球之光愈加闪烁,愈加明亮。

足球基地鸟瞰

城市建设者

出品方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栏目制作

建筑档案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2标段)

建设档案

项目名称: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2标段)

项目类型:文化体育

项目地点:深圳市光明区李松蓢社区

建设周期:2020年4月 - 2024年12月

建筑面积:83885㎡

用地面积:196791.85㎡

使用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和水务工程管理中心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和建筑专业初步设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图)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项目位于光明区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项目用地19.7万㎡,总建筑面积8.4万㎡。项目分为两个标段建设,其中1标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1人制标准天然草皮足球场3片,11人制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4片,5人制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3片,看台、配套用房、其他附属设施及景观等,总建筑面积为3986.1㎡,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3月交付使用。项目2标段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观众席10000座的专业足球场(1片11人制足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运动员综合保障区域宿舍楼、体能训练及康复科研中心、公交首末站等,总建筑面积79752㎡,于2022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于2024年12月竣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支持深圳足球改革的重要举措,其被列入“深圳市十二项重大民生工程”中的“文体惠民工程”。

建设大事记

2015年08月07日 项目立项

2019年12月19日 项目接收

2020年04月01日 1标段开工

2021年01月08日 方案设计完成

2021年02月20日 可研批复

2021年03月31日 1标段移交

2021年10月28日 概算批复

2021年12月31日 2标段施工许可证

2021年12月31日 2标段开工

2022年09月30日 2标段主体结构封顶

2024年12月 项目竣工

参建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嘉美茵体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星太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河图建设有限公司

来源:建文知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