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熟你知道能有多离谱?网友:辞了一个2400的招了两个350

摘要:打车多付2块,看似不值一提;订房时熟客反倒比新客贵,让人哭笑不得;辞退月薪2400的老员工,却高调招聘两个3500的新人,这简直就是职场版"杀熟"现场直播。 如果说互联网算法"杀熟"还可以归咎于冰冷的代码,那么职场中赤裸裸的"杀熟",则完全暴露了人性中最现实的

打车多付2块,看似不值一提;订房时熟客反倒比新客贵,让人哭笑不得;辞退月薪2400的老员工,却高调招聘两个3500的新人,这简直就是职场版"杀熟"现场直播。 如果说互联网算法"杀熟"还可以归咎于冰冷的代码,那么职场中赤裸裸的"杀熟",则完全暴露了人性中最现实的一面。

记得小时候,"熟人好办事"是长辈们的口头禅。 找熟人看病能挂上专家号,托熟人办事总能走个后门,连买个车票都得先问问"认识谁"。 可如今呢? "熟人"这个词似乎正在变成一个危险信号,它意味着你很可能会比陌生人多花钱、少占便宜。

最有意思的是那位辞退老员工又招新人的老板,这波操作活像是电商平台的"老客户大礼包"翻版——只不过这次的"大礼包"是发给新人的。 一个月多支出4600元工资,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像是个精打细算的老板会做的事。 除非,他在打一场更大的"价格战":用高工资吸引新人,打压老员工的薪资预期。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去4S店保养车子的经历。 修车师傅一边换机油一边感慨:"现在都是新客户有优惠,老客户反而要原价,搞得我们这些老师傅都不好意思面对老客户了。 "是啊,当"杀熟"成为商业常态,信任关系就像被泡在醋里的铁钉,迟早会被腐蚀得面目全非。

更让人心惊的是,"杀熟"的逻辑正在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人发现,同样的岗位,跳槽往往比内部晋升更容易加薪;同样的商品,陌生人反而比老顾客更容易拿到优惠。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在当代商业逻辑里,"忠诚"正在变得一文不值。

记得看过一个调查,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因为"杀熟"而对某个品牌失去信任。 但品牌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流失的老客户,他们更热衷于通过价格战圈新客。 这就像是一个魔咒:企业为了增长不断"杀熟",消费者为了利益不断"背叛",最后每个人都沦为了这场游戏的棋子。

那位招聘新人的老板或许不知道,他的决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事变动,而是向所有员工传递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留下来对你没好处,要想加薪就得换工作。 这种逻辑一旦形成,必然会加剧职场的不稳定性。 员工们不再专注于把工作做好,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物色下家上。

更讽刺的是,很多企业在"杀熟"的同时,还在高喊"客户至上"、"以人为本"的口号。 就像那些打车软件,明明用算法在暗中差别定价,却还要在广告里说"因为熟悉所以更优惠"。 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不正是对消费者智商的侮辱吗?

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杀熟"本身,而是它对社会信任的腐蚀。 当人们发现守信不如背叛、专一不如见异思迁时,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就会急剧上升。 到那时,我们或许会怀念那个"熟人好办事"的年代,至少那时候的人际关系还没有被赤裸裸的利益算计完全侵蚀。

所以,当我们笑话那个用高价招新人的老板不会算账时,也许他真正不会算的,是"杀熟"带来的长远代价。 毕竟,在一个人人都想占便宜的世界里,最后吃亏的可能是所有人。

来源:蒋小雅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