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千多所本科大学里面,提起“五大官校”,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未免有些夸张,但是其声名远播千里,可谓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官校”分别是指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在这五大官校里面,有四所位于北京市,都在“皇城根
在一千多所本科大学里面,提起“五大官校”,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未免有些夸张,但是其声名远播千里,可谓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官校”分别是指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在这五大官校里面,有四所位于北京市,都在“皇城根下”,被称作官校也是有道理的。之所以被称为官校,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通道,相对其他大学来说还是比较畅通的。今天就来聊聊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
1、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面积不大,总占地面积仅有500多亩地,有2个校区,一个在西城区,一个在昌平区。因此,每个校区的面积就更小了。
这所大学的办学规模较小,拥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也不多,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别看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不多,但是保研率却不低,最近这些年的保研率大约在20%左右,对一所双一流大学来说,这个成绩已经相当厉害了。
这所学校的定位就是“外交”,因此它的重点学科也是与“外交”领域有关的,政治学是双一流学科,国际关系和外交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有6个,分别是外交学、英语、翻译、法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校友会对外交学院的专业进行了评估,有1个专业评为中国七星级专业(外交学),2个专业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英语、法学),2个专业评为中国五星级专业(法语、金融学),其中外交学专业在全国排在第1位。
2、国际关系学院
从办学规模来看,这五大官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占地面积较小,招生数量较少。在我的印象当中,国际关系学院的占地面积应该是最小的,大约200亩地左右,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一般大。占地面积小,招生规模也不可能多,目前在校学生的总数是2500人左右,还赶不上一个县中的学生数量多。
这所学校与另一个“官校”外交学院还有一些渊源。国际关系学院源于外交干部培训学校,说白了就是培养外交官的。后来还一度与外交学院合并办学,成了外交学院的分院。再到后来,就独立办学了,名字也改成了国际关系学院。从归类来看,这所大学属于政法类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
别看这所学校规模不大,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安全学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北京市“双一流”重点培育学科。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艾瑞深校友会对国际关系学院的专业进行了评估,有2个专业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传播学、国际政治),1个专业评为中国五星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5个专业评为中国四星级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法语、英语、行政管理、法学),2个专业评为中国三星级专业(网络空间安全、日语)。其中传播学专业在全国大学里面排在第4位。
1、外交学院的毕业质量分析
“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学院的毕业生”,这是学校官网上的一句话。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外交学院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多数应该与外交领域有关系的。
根据校方统计,活跃在外交一线的外交官当中,17%左右的外交官就是来自外交学院的毕业生;在高级外交官当中,25%左右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部翻译司5成左右的英语高翻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学院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是实至名归的。接下来,我们就以最近毕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例,看看外交学院的毕业生到底都去哪里了。
2022届的本科毕业生总数只有362人,北京生源仅有62人,还有300人来自京外,本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是96.96%,其中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毕业生占比49%左右。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是97.78%,其中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毕业生占比57.5%左右。可以看出,外交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有5成左右的人选择继续升学深造,没有直接选择就业。
挺有意思的一点是,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选择签订协议合同就业的人数占比仅有18%左右,而选择自由职业的毕业生竟然高达27%!什么是自由职业呢?通俗一点就是不固定的职业。对外交学院的毕业生来说,他们从事的自由职业主要包括翻译领域(口译、笔译)、教育领域(外语培训、留学咨询)、传媒领域(国际新闻采编、自媒体运营)、商务领域(外贸业务、跨境电商)、法律领域(法律咨询)等。或许选择自由职业者考虑到薪酬更丰厚,在时间上更为自由一些吧。
在选择签协议合同就业的毕业生当中,44%左右的毕业生在机关就业,16%的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就业,还有21%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就业。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来看,63%左右的毕业生留在北京就业。在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当中,有37%左右的毕业生入职外交部,还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流向各省市的外事办公室、新闻媒体、企事业用人单位等。
外交学院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外交部、西城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故宫博物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厦门象屿物流集团、上海中远海运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外交学院的毕业生并非都能成为外交官的。
我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看到外交学院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1916元,在全国大学里面排在第27位。
校方官网公布了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情况,从起步年薪上看,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后的平均税前年薪是13.32万元左右。
2、国际关系学院的毕业质量分析
从考生报考的热度来看,国际关系学院的就业情况应该是不错的。我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看到国际关系学院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1496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38位。从这一点看,确实挺牛的。
根据校方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落实率是90.15%。其中,有46%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国内外攻读硕士研究生,45%左右的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还有10%左右的毕业生准备二次考研或考公务员。
我大致查了一下,发现国际关系学院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是“讳莫如深”的,最近这些年以来没有公开发布,或许是出于保密的原因吧,国际关系学院的毕业生是较多直接进入专门的保密部门和国家安全机构。在网上流传的那些数据信息,缺乏权威认证,不足以为信,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过,校方倒是公布开了一份2024届本科毕业生对目前从事工作的满意度数据:97.75%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满意(85.04%的毕业生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12.71%的毕业生基本满意、1.96%的毕业生不满意)如果这份数据真实可靠的话,说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是挺不错的,毕竟以高分数段考进的这所学校,如果就业质量不好的话,满意度肯定上不去的。
由于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专业领域相对宽泛一些,因此毕业生流向的领域也有不同,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外交外事工作、国家安全与情报工作、政策分析与制定)、企业领域(跨国企业、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国内银行的国际业务部门)、国际组织(联合国系统、其他国际组织)、新闻媒体(国际新闻报道、媒体外事工作)、教育科研机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
1、外交学院招生那些事
(1)招生条件
要想报考外交学院,高考成绩必须超过本省的一本线或者特招线。由于这所学校属于语言类学科,因此对语言表达能力和外表形象是有要求的,有口吃、嘶哑或有口腔、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碍发音、有听力障碍、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步态异常、驼背、肢体残疾的考生就洗洗睡吧。
(2)招生计划
外交学院的普通类本科是面向26个省份招生的:
京73人、津14人、沪13人、浙17人、鲁15人、冀15人、辽13人、吉12人、黑12人、苏17人、皖13人、闽16人、赣11人、鄂14人、湘17人、粤15人、桂10人、渝12人、贵10人、甘10人、晋11人、内蒙古10人、豫13人、川13人、云9人、陕13人。
外交学院的国家专项本科是面向26个省份招生的:
皖3人、鄂3人、湘3人、渝4人、晋3人、豫3人、川3人、云5人、陕3人。
外交学院新疆、西藏专项计划分别是:新疆协作计划(民族班)4人、内地新疆高中班6人、内地西藏高中班4人。
(3)招生专业
外交学、英语、英语(国际传播)、翻译、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等,从设置的这些本科招生专业来看,外交学院的毕业生流向外交部之外的单位就能理解了。并非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适合从事外交官的。
需要说明的地方是,外交学院还有外语保送生,由于比较小众,我们就集中分析了。
2、国际关系学院招生那些事
从这所大学的招生章程来看,与军校招生和警校招生有些相似。比如国际关系学院实行提前批次录取,考生的年龄在22周岁以下,还在8个省份(京、津、冀、鲁、豫、渝、云、浙)对考生进行面试。在招生过程中要对考生进行政审、体检,合格者才有资格报考。国际关系学院对男生、女生的身高也有要求,比如男生身高在170厘米及以上,女生身高在160厘米及以上。新生入校以后,还要对学生进行复查、复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呵呵,堪比军警学校的招生了。不过与军校、警校招生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男生、女生的比例,国际关系学院男女生的比例是1:1。
国际关系学院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包括国际政治、海外利益安全、传播学、行政管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
2024年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西藏没有招生计划),2024年的招生计划数量分别是:本科普通类提前批次招生518人,国家政策类招生42人,合计起来就是560人。各个省份的招生计划分别是:
提前批普通类招生计划:京42人、津18人、冀24人、晋8人、内蒙古8人、辽14人、吉14人、黑16人、沪10人、苏24人、浙26人、皖24人、闽20人、赣20人、鲁30人、豫24人、鄂20人、湘22人、粤30人、桂12人、琼8人、渝14人、川22人、贵14人、云20人、陕10人、甘6人、青6人、宁6人、新6人。
国家政策类招生计划:冀2人、晋2人、皖4人、豫4人、湘2人、渝2人、云4人、陕4人、甘4人、新3人;不分省份11人。
1、外交学院录取数据分析
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的高校,按照常规推理的话,这所大学的报考热度一定是非常高的。
由于招生省份不是很多,在这里我们就把这26个省份的录取数据简单分析一下吧。
北京市的平均录取分是632.3分,超出特招线(523分)109.3分;上海市的平均录取分是558.9分,超出特招线(503分)55.9分;天津市的平均录取分是650.1分,超出特招线(563分)87.1分;山东省的平均录取分是632.5分,超出特招线(521分)111.5分;浙江省的平均录取分是660.4分,超出特招线(595分)65.4分。
重庆市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7.4分,超出特招线(506分)101.4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1.5分,超出特招线(499分)112.5分。辽宁省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3.9分,超出特招线(510分)103.9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46.5分,超出特招线(510分)136.5分。河北省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23.8分,超出特招线(506分)117.8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21.5分,超出特招线(484分)137.5分。
湖北省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1.6分,超出特招线(530分)71.6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29.8分,超出特招线(525分)104.8分。湖南省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5.7分,超出特招线(496分)109.7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28.3分,超出特招线(481分)147.3分。江苏省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9.2分,超出特招线(530分)89.3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43.8分,超出特招线(516分)127.8分。福建省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2.7分,超出特招线(519分)93.7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27.4分,超出特招线(538分)89.4分。广东省历史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9.9分,超出特招线(539分)80.9分;物理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29分,超出特招线(532分)97分。
黑龙江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550分,超出特招线(486分)64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599分,超出特招线(480分)119分。吉林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558.2分,超出特招线(479分)79.2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596.5分,超出特招线(483分)113.5分。河南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25.9分,超出特招线(521分)104.9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39.3分,超出特招线(511分)128.3分。山西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575.9分,超出特招线(516分)59.9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3分,超出特招线(506分)97分。陕西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3.4分,超出特招线(488分)115.4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0分,超出特招线(475分)135分。
四川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4.1分,超出特招线(529分)75.1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48.8分,超出特招线(539分)109.8分。安徽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4.8分,超出特招线(512分)92.8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31分,超出特招线(514分)117分。江西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09分,超出特招线(532分)77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8.3分,超出特招线(520分)98.3分。内蒙古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580分,超出特招线(478分)102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577分,超出特招线(471分)106分。云南省文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4分,超出特招线(550分)64分;理科类的平均录取分是613分,超出特招线(505分)108分。
通过上述录取数据可以看出这么一个规律,南方的考生报考外交学院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北方考生报考的热情。但是,无论是南北方的考生,要想考上外交学院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高考成绩一般要达到211甚至985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2、国际关系学院录取数据分析
由于国家关系学院并没有公布2024年的录取数据,在这里我们就以2023年的录取数据为例,看看各省的录取分数线究竟是高还是低。2023年山西、内蒙古、海南、西藏、青海、宁夏等地没有招生计划。
北京市:选考物理的考生平均录取分是611分,不限选的考生平均录取分是623分,分别超出特招线(527分)84分、96分。天津市:全市平均录取分是625分,分别超出特招线(563分)62分。河北省:全省文科、理科平均录取分都是606分,分别超出历史类特招线(495分)111分,超出物理类特招线(492分)114分。辽宁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90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611分,分别超出历史类特招线(495分)95分,超出物理类特招线(494分)117分。吉林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15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570分,分别超出历史类特招线(485分)30分,超出物理类特招线(463分)107分。黑龙江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34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528分,分别超出历史类特招线(430分)104分,超出物理类特招线(408分)120分。
上海市:全市平均录取分是529分,超出特招线(504分)25分。江苏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606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629分,分别超出历史类特招线(527分)79分,超出物理类特招线(512分)117分。浙江省:全省平均录取分是644分,超出特招线(594分)50分。安徽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83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614分,分别超出历史类特招线(495分)88分,超出物理类特招线(482分)132分。福建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91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608分,分别超出历史类一本线(531分)60分,超出物理类一本线(518分)90分。江西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93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597分,分别超出文科一本线(533分)60分,超出理科类一本线(518分)79分。山东省:全省平均录取分是613分,超出一本线(520分)93分。
河南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605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603分,分别超出文科一本线(547分)58分,超出物理类一本线(514分)89分。湖北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83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614分,分别超出文科一本线(527分)58分,超出理科类一本线(514分)100分。湖南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574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592分,分别超出文科一本线(482分)65分,超出理科类一本线(477分)115分。广东省:全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是600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是614分,分别超出文科一本线(540分)60分,超出理科类一本线(539分)75分。
由于篇幅所限,还有8个省份的录取数据就不再进行分析了。总体来看,国际关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比外交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偏低一些,但是对多数省份来说,考生的高考成绩至少要超出一本线六七十分以上才有把握。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您觉得这两所“官校”值不值得选择呢?
来源:松子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