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更长久的未来,周向东教授谈ROS1阳性NSCLC的精准诊疗策略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步入21世纪以来,NSCLC靶向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尤为显著,且不断引领着临床治疗策略的革新。其中,ROS1融合作为NSCLC的关键可靶向驱动基因之一,其靶向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与ROS1阳性NSCLC共赴更长久的未来。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步入21世纪以来,NSCLC靶向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尤为显著,且不断引领着临床治疗策略的革新。其中,ROS1融合作为NSCLC的关键可靶向驱动基因之一,其靶向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出色的进展。

2024年3月,新一代ROS1抑制剂他雷替尼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受理,ROS1阳性晚期NSCLC临床治疗格局有望得以重塑。对此,“医学界”特邀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周向东教授分享他在NSCLC诊疗中的独到见解,并解读他雷替尼关键临床研究的最新结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检测可靶向驱动基因是NSCLC靶向治疗的前提

随着创新药物不断进入临床实践,基因检测在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检测范围也不再局限于EGFR、ALK等靶点,更全面、深入地挖掘患者的基因信息具有必要性。“目前肺癌基因检测至少要涵盖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RET突变、BRAF V600E突变、MET 外显子14跳越突变、KRAS突变、NTRK突变等可进行靶向治疗的突变基因。”周向东教授表示。

而谈及检测手段,周向东教授指出,应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来选择检测方法。在患者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更为全面的检测方法,如二代测序(NGS)。若患者需要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亦可采用其他检测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组化(IHC)等。“但是总体来讲,随着这些疗效优异的靶向药物的上市,仍推荐患者进行NGS检测,以获取最全面、最准确的基因信息。”周向东教授谈到。

整体及颅内疗效出色,他雷替尼打破既往靶向药物治疗瓶颈

对于ROS1阳性NSCLC,ROS1-TKI是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然而目前在中国获批上市的ROS1抑制剂较少,且均对脑转移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他雷替尼是新一代ROS1抑制剂,TRUST-Ⅰ研究证实了该药出色的整体及颅内抗肿瘤活性。

TRUST-Ⅰ研究是一项中国多中心、Ⅱ期、开放标签、单臂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独立审查委员会(IRC)根据RECIST 1.1评估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ORR、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反应持续时间(DoR)等。

周向东教授对该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解读。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TRUST-Ⅰ研究的最新结果公布:在TKI初治患者中,他雷替尼的cORR高达90.6%;在克唑替尼经治人群中,cORR为51.5%[1](图1)。

图1:TRUST-Ⅰ研究缓解率分析结果。(A)TKI初治患者和(B)克唑替尼经治患者基线目标病灶直径总和最佳变化百分比,(C)TKI初治和(D)克唑替尼经治患者随着时间推移,肿瘤缩小幅度变化(%)。

周向东教授强调,他雷替尼颅内疗效也十分惊艳。根据TRUST-Ⅰ研究的分析结果,在有可测量脑转移灶的初治患者中,他雷替尼的颅内ORR高达87.5%颅内DCR为100%;在有可测量脑转移灶的TKI经治患者中,颅内cORR为73.3%,颅内DCR为93.3%(图2),这表明他雷替尼具有强大的颅内活性,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脑转移。

图2:TRUST-Ⅰ研究颅内疗效分析结果。

基于他雷替尼所展现出的整体及颅内疗效,周向东教授指出:“我非常期待这个药物能够上市。凭借其在ROS1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的卓越表现,该药无疑为我们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选择。”而对于ROS1融合患者而言,他雷替尼更是带来了长久生存与高质量生活的希望。

从呼吸科医生的视角看肺癌诊疗策略

基于TRUST-Ⅰ研究的成功,新一代ROS1抑制剂他雷替尼即将步入临床实践,这不仅拓宽了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选择,也预示着NSCLC更趋精准、更加长久的未来。对此,周向东教授从呼吸科医生的视角,介绍了呼吸科医生在肺癌精准诊疗中的作用。

肺癌的诊疗之路,从肺结节的发现起,患者便首先求助于呼吸科,另外,面对步入晚期的患者的诸多合并症,呼吸科医生也可通过专业技术为其“排忧解难”。周向东教授指出,对于肺癌,无论是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晚期管理,还是针对少见靶点的诊疗,呼吸科及呼吸科医生都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诊断方面,呼吸科医生可进行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镜活检等专业操作。而明确诊断后,呼吸科医生又可依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还会密切随访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病灶不再继续缩小,我们往往会增加其他的局部治疗,而患者出现寡进展或全身进展时,可能会改变治疗方案。”周向东教授详细讲道。

专家简介

周向东

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导师

西南医院肺癌联合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呼吸专委会常委

重庆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全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西部肺癌研究协作中心重庆分中心侯任主委

重庆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肿瘤防治组组长

中国肺癌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Chest杂志(中文版)、肿瘤学年鉴(中文版)肺癌专刊、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局解与手术学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编委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会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肺癌耐药相关基因、肺癌干细胞、性激素与肺癌的关系和肿瘤信号转导通路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国内首次建立小细胞肺癌耐药模型SH77/CDDP,发现一条新的肺癌耐药相关基因,并已登陆Genbank,登陆号为CA916798

在国内外首次证实肺癌组织中存在芳香化酶表达。

获得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973分题在内的各类课题21项,发表论文195篇,其中以共同作者发表临床研究SCI论著Lancet Oncol 1篇,JCO 3篇,H指数34,主编或副主编专著4部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1名

参考文献:

[1]Li W, Xiong A, Yang N,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letrectin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OS1+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Phase II TRUST-I Study[J]. J Clin Oncol. 2024;42(22):2660-2670.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