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家乡隐读村的方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7:30 3

摘要:无论方言或土话,它和地下挖出来的考古发现一样,人们嘴里说的话是最确凿的历史证据,谁都造不了假。有时解释清楚一句方言(土话)就能带出一部活生生的文化史来。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语言丰富,各地都有本土的方言和土话。

无论方言或土话,它和地下挖出来的考古发现一样,人们嘴里说的话是最确凿的历史证据,谁都造不了假。有时解释清楚一句方言(土话)就能带出一部活生生的文化史来。

隐读村全景

隐读村地处苏州市吴江区,虽也是苏州人,但和土生土长在苏州市城区的苏州人相比,无论生活习惯,还是对事物的称谓,都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别,彼此语言交流,也存在着一定难度。正宗苏州人,享有吴侬软语美称,古时曾有"宁可搭苏州人相骂、勿要和绍兴人搭话”的戏说。

隐读村同相邻的七都庙港、横扇,以及浙江的南浔、漾西、胡溇等地的方言,也是异同列举,不尽相同。

据笔者的追忆和搜集,隐读村的本土方言(土话)有数十处之多。举述如下:伊拉(他们),蚕介(大家),落旦(那里),野特(了不起),百坦(不急),千丝班登(别出心裁),央央毛头(刚出世的儿童),小百戏(小儿童),曹头囡尔(较大儿童),赤头硬几(责骂不喜欢的儿童),正阿八斤(正规),四餐头(中午吃点心),来勿奇(等不及),神经头(故意做作),腊痢勿生花头多(乱出主意),嘈大头(无中生有),挖利挖骨(无中生有),今朝菜丝勿推板(小菜丰富),象殺有介士(自高自大),到法(无功不受禄),起介影(打扮漂亮),只想触祭(贪吃),落得泻意点(享受),勿识相,吃点辣火酱(警告),叫花子不留隔夜食(滥用滥吃),盲子摸拉稻田里(无路可走),螺丝壳里做道场(狭窄),前半夜想想自家,后半夜想想人家(劝人要理解包容)等等。遗存的方言,恕不详述!

一方方言,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正常交流和理解,超越了这个范围,就无法正常交流对话,例如:本村一句"杏梗不伦灯”方言,(即事情没有做完,中途被迫停顿下来,变得很尴尬)同"甘里勿干介”这句方言异曲同工,本意相似。这两句自古相传、无比奇妙的方言,虽比较弯绕,但至今村民仍在沿用和交流。例如以上两句方言,即使同在七都庙港,横扇等地村民,也难于理解和交流。

笔者在书写方言过程中,记忆中有关方言(土话)故事也油然而生。

故事一,关于“弯转”(虾)。

有一回,一个上海知青买了菜从菜场中走出来,遇到一个隐读村人,该人就问知青挂在自行车龙头的虾问:“这个弯转几钿?”上海知青认为他问的是自己自行车龙头歪转了,赶紧看了看自行车龙头,挺好的啊,就有些茫然看着隐读村人,隐读村人见上海知青不说话,以为是没听见,就接连问:"弯转几钿啊?这个弯转几钿啊?”吓得这个上海知青骑着车就跑了!

故事二,关于"鸡甲刮”(鸡趐膀)

据说20世纪80年代初,几个隐读村人结伴去上海一家饭店吃饭,那时的饭店没有样菜或图片参看,都是看着菜单点菜,于是对服务员说:先炒一盆鸡甲刮,谁知服务员毫无反应,一连说了几遍服务员还是茫然无知,几个人一时又不知如何用普通话来说,其中一位急了,干脆站起来,边作鸡飞窜的样子边说:“鸡甲刮,这样飞的,鸡身上的,这样飞的…”服务员是否听懂,他们最后是否吃到鸡甲刮就不得而知了。这两个故事几年前听到的,是否真实,仅供参考!

很多方言(土话)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有些方言(土话)在现代隐读村人的口口相传中顽强的"活"下来。纯正的隐读村方言(土话)是千年文化的遗产,是前辈老村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历史的传承。

隐读村历史记忆馆

古代社会交通不便,平民百姓的社交范围通常只在自己的十里八乡,所以不同的地方很容易独立演变出不同的乡音和方言,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改革开放后,隠读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口流动极大,现代声像传播媒体影响深远。很多时候,说方言根本无法交流,只能说普通话。尤其是年轻一代,同隐读村方言(土话)渐行渐远。现在在村里,碰到的男女小年轻,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会说方言(土话)。这是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的结果。

隐读村

隐读桥

然而惆怅也好,徬徨也罢,都抵不住时代发展的潮流,方言(土话)的兴盛衰败,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普通话的兴盛和方言的衰落,其实是一种经济行为,由经济规律决定的。方言(土话)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淡出社交场合,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责编 | 李星雨

美编 | 金 燕

审核 | 王来刚

图片 | 崔福根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来源:源的四百次咖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