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回国前,将手中的多张美国信用卡刷空,套现了大约14万美元(约合100万人民币),并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战绩”,声称这是赚取到的人生第一桶金,还表示要给美国银行一个教训。
去年5月份,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北美留学圈引发了广泛热议。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回国前,将手中的多张美国信用卡刷空,套现了大约14万美元(约合100万人民币),并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战绩”,声称这是赚取到的人生第一桶金,还表示要给美国银行一个教训。
此事件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引起了中美两国网友的关注。
现在,这件事情的后续来了......
去年5月,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自爆自己快要毕业了,准备刷爆美国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后不还钱,直接跑路逃离美国。
听说这事后,当时的中美网友纷纷炸锅了。
中国网友中,有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可取,会影响其他留学生的形象,给中国人抹黑。美国网友则有声音提出应停止向中国留学生提供信用卡服务。
同时,该事件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关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就曾发布视频对此进行分析。
他指出,如果帖子内容是假的,属于网络谣言,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若是真的,则涉嫌信用卡诈骗,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甚至无期徒刑的处罚。
如今,一年过去了,这件事有了新的后续。
据美联储官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信用卡债务持续增长,欠债的多,还钱的少,这其中或许也有那位刷爆信用卡留学生的“功劳”。
而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更为直观的影响是,申请美国信用卡变得越来越难。
“刷卡”事件发生几个月后,很多在美国的留学生表示,申请信用卡时多次被拒。
拒绝理由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是“当前或过去的违约、负面公开记录和/或催收账户”
有的是“信用利用率过高”
还有的是“没有足够的分期付款账户历史或最近的还款历史”
甚至有“会有盗用身份风险”之类的说辞。
一些银行还要求留学生在申请信用卡时提供押金担保,同时压低上限额度,并且对留学生和本地学生区别对待。
例如,有一位中国留学生拥有大通银行储蓄卡两年以上,账户存款1万3千美元以上,但在申请大通银行信用卡时,却遭遇多次拒绝。
第一次被拒是怀疑线上身份盗用,去线下实体银行申请后,又以怀疑文件真实性再次被拒。
第三次则是因为几次申请日期太近,被怀疑诈骗。
刷爆100万信用卡这件事,无论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段子,都带来了恶性的影响——现如今,留学生在申请信用卡这一流程上已变得非常困难。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问题,还涉及到法律、信用、教育等多个层面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多方面的警示。
对于留学生而言,一定不要学习这样的事情,毕竟是违法的。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珍惜个人信用。
信用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良好的信用记录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便利和优惠,而不良信用记录则可能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甚至影响未来的发展。
对于准备赴美留学的学生来说,要提前了解相关金融知识和信用体系,合理使用信用卡,避免因一时的错误行为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影响。
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们,在网络时代,个人的行为可能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因此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此外,相关教育机构和学校也应加强对留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注重学术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和风险防控机制,在为留学生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诚信的社会环境。
国际环境是否会影响留学未来国际化教育将如何发展👇
2025国际教育年度盛会
即将盛大开幕
300+国际教育领军者及实践者
深入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
来源:留学生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