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聚灿光电报收于11.78元,较上周的12.29元下跌4.15%。本周,聚灿光电3月24日盘中最高价报12.35元。3月28日盘中最低价报11.76元。聚灿光电当前最新总市值79.66亿元,在光学光电子板块市值排名33/93,在两市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聚灿光电报收于11.78元,较上周的12.29元下跌4.15%。本周,聚灿光电3月24日盘中最高价报12.35元。3月28日盘中最低价报11.76元。聚灿光电当前最新总市值79.66亿元,在光学光电子板块市值排名33/93,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934/5139。
机构调研要点:聚灿光电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60%机构调研要点:红黄光项目正式通线量产,成为全色系LED芯片供应商机构调研要点:2024年毛利率达24.99%,同比增加6.78%机构调研要点: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60亿元,同比增长11.23%机构调研要点:2024年研发费用1.29亿元,近五年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长率达20.59%3月26日广发证券《走进上市公司》直播栏目
近年来,中国LED芯片行业加速国产替代,但竞争也日趋激烈。根据行业数据,国内LED芯片国产化率已超90%,而聚灿光电却能在这一红海市场中连续7年保持营收增长,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60%。公司主要产品为LED芯片,所处行业是半导体领域中光电器件的子分支——LED发光二极管,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件。LED终端产品覆盖照明、背光和直显三大领域。公司从行业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战略上聚焦主业,放眼长期;架构上控股稳固,团队稳定;经营上简约专注,高质高效。
2025年1月,聚灿光电红黄光项目正式通线量产,标志着公司成为全色系LED芯片供应商。新增红黄光产线后,公司可提供RGB全色系芯片,基于氮化镓的蓝绿光芯片与基于砷化镓红黄光芯片的技术协同实现产品全光谱覆盖与色彩性能提升,显著降低客户供应链复杂度,加速直显、车载显示等高端应用落地。
从2010年成立到2024年成为全球前六的LED芯片企业,聚灿光电经历了三次关键扩产周期,尤其是2017年宿迁基地的30亿元高杠杆投资,将月产能从25万片提升至200万片。回顾这14年,公司通过控成本、扩规模、调结构、促升级等决策对公司长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当前LED行业已进入成熟期,但细分领域如植物照明、车载显示等仍保持高速增长。聚灿光电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全链条降本等措施,在行业价格战背景下,2024年毛利率达24.99%(同比+6.78%)。高毛利产品如车用照明占比提升,车载领域、Mini/Micro LED等高毛利赛道仍具备长期增长动能。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60亿元,同比增长11.23%,实现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61.44%;实现扣非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2.78%。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产能扩张与产品结构优化、精准营销与产品升级双轮驱动、技术创新积极布局全色系等措施取得上述佳绩。
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1.29亿元,在半导体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通过需求导向、敏捷研发、产销协同等策略确保研发效率与商业化落地的协同。面对车规市场的严苛认证和长周期挑战,聚灿光电通过先行后装与新兴场景、合作渗透前装市场等措施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聚灿光电红黄光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全色系LED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红黄项目优势体现在技术成熟、设备先进、设备便宜、产能容量大、规划设计新、设备定制优、公共成本低、潜在客户多、协同能力强等方面。公司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深挖设备潜能、精细产能管理、优化生产流程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华灿光电、三安光电等对手加码红黄光产能,2025年行业新增产能或达需求量的35%。聚灿光电通过国家及地方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深厚的技术储备、稳定的境内外客户资源、产能消化方面的准备等措施避免陷入“扩产-过剩”周期。红黄光项目全面达产后可新增年利润超1亿元,2025年有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公司当前PE约31倍(2025年预测),显著高于LED行业平均水平。聚灿光电通过技术领先与高附加值产品突破、深度绑定高成长赛道、抗周期能力突出、产能释放与成本优势的确定性、行业格局优化中的龙头机遇等方面向投资者证明估值溢价合理性。
聚灿光电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节能工艺上的创新对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ESG理念的融入也将成为未来战略升级的关键方向。公司通过合规运作、稳健经营、股东回报、互利共赢等方面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积极回报投资者。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