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摇人"背后,演出市场"病"得不轻。刀郎直播间算上座率的举动,无情撕开了演出市场虚假繁荣的遮羞布,暴露出整个行业的严重弊病。演出市场的虚假繁荣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刀郎直播间算上座率。
"摇人"背后,演出市场"病"得不轻。刀郎直播间算上座率的举动,无情撕开了演出市场虚假繁荣的遮羞布,暴露出整个行业的严重弊病。演出市场的虚假繁荣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票务平台运用"饥饿游戏"算法,故意锁死大量可售座位,营造"秒雷"假象,诱导粉丝过度消费。但这种饭圈化操作碰上中老年听众的理性抵制后,歌手们无奈亲自下场"拉人"。刀郎从乐坛巨星变成"地推专员"便是最好的例证。
流量经济的盛行让演出早已背离艺术本质。演出商以"话题产能"决定项目立项,歌手团队依靠大数据打造"互动热搜",舞台表演沦为精心编排的"数据秀"。罗大佑在舞台上按剧本看提词器,找歌迷握手,万人合唱也成了数据操控下的声浪KPI。
在这场荒诞的演出中,资本的镰刀肆意挥舞。二级票务平台利用"动态收割"模式,依据艺人微博互动量抬高票价,粉丝每一次互动都成了资本吸血的机会。
刀郎的"摇人"是演出市场的一次"祛魅",它让我们看到高价VIP区可能充斥着群演,真正热爱音乐的听众只能在门外跟着直播哼唱。这也为被流量裹挟的艺术家们指明方向,促使演出市场重新思考艺术究竟该走向何方。若演出市场继续被流量和资本左右,失去的不仅是艺术的本,更是观众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