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的菠菜好处多,但菠菜有 “5不吃”,千万要记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9 10:43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菠菜是公认的营养蔬菜之一,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铁、钾、镁、膳食纤维含量都不低。

它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天然抗氧化物,特别适合春天食用,有利于改善冬季积累下来的代谢负担。

很多慢性病人群都被建议适当多吃菠菜,来补充维生素K和钾元素,调节血压、改善便秘、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但不少人不知道,菠菜的草酸含量很高,单这一项就决定了它不是个“随便吃”的蔬菜。

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在体内容易和钙形成草酸钙沉淀,这种沉淀物排不出去就容易形成结石,尤其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曾对多类蔬菜的草酸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菠菜的草酸含量为970mg/100g,远高于多数绿叶蔬菜,像空心菜、芥蓝、白菜等都只有它的一半不到。

如果连续几天大量吃菠菜,又没做焯水处理,草酸在体内累积是迟早的事。

王阿姨平时是典型的“无油、少盐、多绿叶”饮食,每天一大碗凉拌菠菜当主菜,几乎从来不焯水,甚至连水都不沥干,直接拌蒜泥酱油。

她还坚持早上一碗菠菜粥,晚上再来一碗菠菜蛋花汤,基本上一天吃三次,结石能不找上她就怪了。

很多人以为草酸是烹饪时被水一冲就没了,其实没那么简单。

草酸可溶于水,但也需要足够的热度和时间才能有效去除。

中国农业大学曾做过实验,菠菜在沸水中焯烫90秒,可去除约70%的草酸,但如果只在温水中快速洗一下,草酸含量下降不足20%。

焯水处理后还要及时沥干、避免原汤回锅,不然草酸又被重新带回去了。

一些人图省事,把菠菜放进锅里随便一烫就炒了,或是连汤一起做成菜汤喝下去,那等于草酸全吞回肚子里。

除了草酸这个关键点,菠菜还容易出现在一些饮食结构的问题上。

比如一些家庭为了控制脂肪摄入,把菠菜做成主菜吃,一天吃两三次,别的菜几乎不吃,这就出现了“营养结构单一”。

菠菜的确含铁,但它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只有2%-10%,而且高草酸环境反而抑制铁的吸收。

很多人以为吃菠菜能补铁,结果吃了半年还贫血,就是这个原因。

铁的吸收需要有维生素C的辅助,同时要避免和草酸、单宁等成分一起摄入。

如果吃菠菜的时候没有搭配富含维C的水果、蔬菜,铁的吸收率几乎可以忽略。

有些人还喜欢拿菠菜做主食,比如菠菜煮面、菠菜包子、菠菜窝头。

这种吃法在量上很容易超标。

一顿菠菜包子可能用掉200克菠菜,做面条汤的时候还不止,一整锅绿油油的菜汤喝下去,其实草酸量已经接近危险值。

国家营养平台曾发布过一项数据,每日摄入草酸在250mg以内对大多数健康人是安全的,但超过这个值,就可能对肾脏形成潜在压力。

而一小碗菠菜汤草酸就接近300mg,长期累积,风险难以避免。

还有一些人群是不能随便吃菠菜的,像痛风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尿酸偏高者。

菠菜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较多的嘌呤和草酸,对这些人群来说是双重负担。

一些人控制主食吃得少,以为蔬菜怎么吃都没关系,其实忽略了“高草酸+高嘌呤”这对组合对肾脏有额外伤害。

特别是在尿酸已经接近临界值的人群中,如果连续几天摄入大量菠菜、香椿、豆腐这类高草酸蔬菜,痛风发作风险会明显上升。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做过一项临床观察,在痛风患者发作前的48小时饮食记录中,超过65%的人摄入菠菜等高嘌呤蔬菜频次过多。

医生强调,这类食材并不绝对禁止,但频率和份量一定要控。

一周2-3次,每次100克以内,而且一定要焯水、控油处理,不可生食、生榨或者直接榨汁饮用。

还有一种吃法问题就是“搭配错”。

很多人喜欢拿菠菜和豆腐一起煮汤,说是营养互补,结果反而把草酸钙沉淀吃到了胃里。

豆腐含钙,菠菜含草酸,这两个食物放一起就很容易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在肠道内吸收率很低,还可能沉积在肠壁,刺激胃肠功能。

长时间摄入这种组合,可能诱发胃肠不适、腹胀、排便异常等问题。

有研究提示,菠菜豆腐汤这种搭配并不推荐作为常规食物频繁食用,每月吃一两次尚可,但不能作为日常基础菜谱。

还得提一个很多人忽略的问题,菠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偏高。

在田间种植过程中,尤其是使用氮肥较多的情况下,菠菜中残留的硝酸盐含量高于平均蔬菜水平。

硝酸盐在体内可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长期高摄入对胃黏膜有潜在刺激作用,甚至存在促癌风险。

一些超市中的反季菠菜,尤其是冬季栽培、棚内催熟的品种,硝酸盐超标几率更高。

北京农业大学检测过几十种市售蔬菜,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高于大白菜、油麦菜、青椒等多种品类。

如果不做处理就直接拌食或者生吃,这些硝酸盐在体内累积,对老年人尤其是胃酸分泌不足者,是长期健康隐患。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归为“菠菜不好”,真正要看的,是怎么吃、吃多少、吃给谁。

对于普通健康人来说,每周吃两三次菠菜,焯水后清炒或做汤,不超过每次100克,是安全合理的。

如果需要补铁,建议配合肉类、蛋类、维生素C水果搭配。

对有尿酸问题、肾结石史、胃病史的人群,建议减少菠菜频次,且绝不能生吃。

既然说到这,很多人就想知道一个问题——如果菠菜草酸高,搭配不当还有结石风险,那有没有一种吃法能既保留它的营养优势,又最大限度降低这些健康隐患?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做过一项实验,专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菠菜中草酸残留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先焯水再用油炒,草酸去除率最高,维生素C损失最小。

尤其是用橄榄油或者菜籽油快速翻炒,既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也能形成油脂保护膜,减少草酸对胃肠道直接刺激。

如果能搭配红椒、胡萝卜等含维生素A的食材,还能强化抗氧化功能。

实验证明,这种“焯水+短时快炒+富含维A搭配”的组合,在老年人群中效果最佳,既能发挥菠菜补钾、抗氧化、润肠功能,又能把草酸风险降到最低。

所以,菠菜再好也得吃得对。错的吃法再多,也补不回健康。

听得懂的人,自然知道这菜不能小看。吃进肚子里的,不只是味道,还有思路。

谁弄明白了,谁身体里就少点麻烦。

[1]方瑜,张宸瑜,袁满,等.播种密度对秋季菠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J].长江蔬菜,2025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