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去年开始,越南高铁就被重新提上日程,从中国找到日本,越南高铁谁来修、怎么修,越南当局一直没拿定主意,传出的消息也是异常杂乱。
规划了24年的越南高铁,又有新消息了,这次越南打算靠“自己人”。
自从去年开始,越南高铁就被重新提上日程,从中国找到日本,越南高铁谁来修、怎么修,越南当局一直没拿定主意,传出的消息也是异常杂乱。
不过,根据最新消息,越南可能准备自己修高铁了。
越南自主研发高铁,谁能担此重任?为何越南要选择自主研发?它能成功吗?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越南汽车巨头承担重任,修建南北高铁
越南国土狭长,只要修建一条南北干线,就能把全国连接起来,堪称是修建铁路的“天选之国”。
所以自打2001年,越南就开始了南北高铁的雄伟规划,但20多年来几经波折,一直到了去年,南北高铁规划才被越南政府重新捡起。
而且这次南北高铁“起死回生”,推进速度明显加快,越南政府似乎等不及了。
按照越南政府之前的规划,南北高铁怎么造、谁来造、钱从哪里来这3大难题,通通都要交给外人。
原因是,越南经济实力有限,并且也没技术,高铁还是出了名的烧钱,单凭越南自己,想把南北高铁修起来要到猴年马月。
但最近,越南政府又有了新想法——越南本土汽车巨头长海集团,被越南总理范明政委以重任。
前段时间,越南总理范明政在视察长海集团时,明确要求长海集团要进一步研究高铁列车制造技术,以后越南自主研发的高铁列车,要投入到南北高铁项目中。
长海集团,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在越南也是知名车企巨头,乘用车市场占比高达20%-25%,商用车市场占比更是超过50%。
但造汽车和造高铁,虽然都是“车”,差距是不是太大了点?
越南总理上来就让长海造高铁,这就相当于让比亚迪去造飞机,姑且不提能不能造出来,哪怕能造出来敢不敢用也是未知数。
越南究竟咋想的?
为何越南要自主研发?
长海集团被范明政寄予厚望,其实也算是临危受命。
越南高铁规划来规划去,24年时间过去,之前兴趣比较大的中国和日本,都不太愿意接盘了。
去年越南高层来中国好几次,每次都在放风要与中国合作建高铁,但中国对此却一直比较克制,并没有给出比较确切的承诺。
最根本的原因,是越南依旧想“白嫖”,把别人当成了冤大头。
按照以前中国高铁的出海模式,提供贷款没问题,但项目建成后要先给中国运营30-50年,拿运营收入来偿还贷款,到时候再把高铁项目还回去。
毕竟高铁建好了,能不能还钱还得两说,所以这也是应有之义。
但越南却不愿意,而是要采用PPP模式,与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从运营收入里分一杯羹。
这还没完,越南还提出不光要钱,高铁技术也要转让。
很明显,这是一个更大的坑。
想要高铁技术?可以,那越南北部山区有一堆隧道要打,是不是还得把盾构机技术给出去?
高铁修好了,运营是不是要手把手地教?万一电力不够用,难道还帮着越南发电吗?
如果越南拿这些说事,最后很可能会有数不清的官司,白白给对方做了嫁衣。
因此,即便越南说得再好,中国也一直没点头,越南很难再指望中国。
至于日本那边,虽然越南也去了好几次,但印度高铁项目在前,日本的兴趣也不大。
最终结果,越南盘算来盘算去,既然中日都靠不上,高铁项目又必须要上马,那还不如靠自己。
更重要的是,越南此举并不是无的放矢,之前有过成功的先例。
越南能行吗?
既造汽车又造高铁,越南并不是全球首创,韩国现代才是越南的前辈。
当初韩国政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把现代精密工业、大宇重工和韩进重工的铁路车辆部门合并成了KOROS,之后被现代整合为了现代Rotem。
而现代Rotem的高铁技术,主要来源于法国的阿尔斯通,现在已经能造出最高运营时速320公里的KTX-青龙,跻身全球前10大铁路车辆制造商。
可问题是,韩国能行,越南还真不一定能行。
现在大家都说,越南以后会是下一个“世界工厂”,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中国的地位。
但显而易见,目前越南离着中国还有十万八千里,无论是制造能力,还是研发能力,都差得太远。
高铁技术是什么?
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制造业实力的体现,如果硬实力不达标,上来就硬造高铁无异于天方夜谭。
事实上,最适合越南的方式应该是先进口高速动车组,来满足眼下的南北高铁项目需求,不管黑猫白猫还是别人家的猫,只要能抓老鼠就行。
等到20年时间过去,这些进口的动车组寿命将近,越南也基本把技术吸收完毕,有了一定的本钱,再去独立自主的生产高速动车组。
只不过,越南可能没有足够的耐心,20年太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就要自己造。
写在最后:
把造汽车的派去造高铁,越南又找到了一条新路。
只是不知道,等到越南高铁真正面世,是不是眨眼间又会走过下一个24年?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来源:北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