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破解山地农业资源约束、提升土地综合效率,安洛乡立足地势高、海拔高、温差大等特点,积极探索带状轮作、空间互补等创新路径,从2022年在桂花村开始探索运用旱地油菜“搭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至2024年依次推广面积为10亩、50亩、200亩,均获
为破解山地农业资源约束、提升土地综合效率,安洛乡立足地势高、海拔高、温差大等特点,积极探索带状轮作、空间互补等创新路径,从2022年在桂花村开始探索运用旱地油菜“搭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至2024年依次推广面积为10亩、50亩、200亩,均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群众认可度较高。
油菜“搭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合理配置及参数在秋冬种时节以2.4米为一个生产单元,种植油菜3行,油菜与油菜小行距为40厘米、株距17-24厘米,亩株数为3500-5000株,预留大行间距为1.6米。次年春播时节在预留大行间内种植两行玉米,油菜与玉米行距为60厘米,玉米与玉米小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35厘米,穴距为35厘米,每穴2株,亩有效株数为3200株左右。待油菜收获后,在油菜带种植3行大豆,每株油菜桩位点播3-4粒大豆种,保证大豆有效株数在7000株左右。
该模式以带状轮作为核心,结合山地垂直气候特点,在冬闲田种植油菜,次年与夏玉米、夏大豆套作,实现“两季三收”的周年生产体系。一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二是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三是促进小型农业机械化生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为高海拔山区旱地扩油提质增效提供了可操作技术路径;五是玉米大豆错时播种,给农户在使用选择性化学除草剂除草时便于农事操作,破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化学除草难问题。
安洛乡将以此次创新探索为契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继续探索油菜“搭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运用,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推动此创新模式在全乡范围内的普及应用,助力乡村产业的振兴,实现农民增收。
来源:金沙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