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周日。天气也很好,大家有出去踏春嘛!今天早上听《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这首歌,突然觉得好幸福,能在读博这个阶段认识我的好室友还有师门师姐、师兄、师弟和L同学。读博期间我最大最大最大最大的收获是友谊。
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周日。天气也很好,大家有出去踏春嘛!今天早上听《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这首歌,突然觉得好幸福,能在读博这个阶段认识我的好室友还有师门师姐、师兄、师弟和L同学。读博期间我最大最大最大最大的收获是友谊。
1️⃣我的公众号诞生的原因
初创公众号是24年1️,当时主要是找一个平台和树洞发泄一下情绪,由于23年在评国家奖学金的事情上遇到了小人,第一次有种电视剧情节照进现实,而且现实比电视剧更狗血。也第一次看到有些人能为了一点点这么不择手段。那段时间因为这个事情情绪比较down,所以经常在公众号上发一些关于人性、道德、情感话题。不过也非常感谢这段糟心的经历,让我获得了来自电子屏幕之外的学友们的鼓励和前进的力量,也认清了一些人真面目。
很快,在老师们、师门、好朋友们、还有网络上热心学友们的疏导下我的生活又变得阳光、温暖、有意思起来了。其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或奇葩的事,最关键的是不要自我内耗,而且要学会将糟心的事情变成另一种前进的力量。
后来我开始各种发关于学习的、玩耍的、吃吃喝喝的生活内容,记录着自己读博这一路的成长。最近一、两个月发的一些关于大论文初稿冲刺、预答辩和修改论文的心情,没想到那么多线上学友也正在经历和我一样的挣扎历程,这个小小平台凝聚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向前冲、互相鼓励。突然有了“洪荒之力”~
2️⃣读博期间非常需要一个或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进,真心希望对方变得更好的那种
1)情绪共鸣
只有真正在经历读博生活的人才懂这其中的各种情绪:小论文发不出的焦灼和焦虑、大论文没有思路的恐慌、数据不理想的畏惧、做实验的焦灼等等。所以我们需要互相倾诉,有的时候我们和家人、其他朋友诉说的时候,他们其实很难理解其中的情绪,因为没有亲身经历,所以很难感同身受。平时焦虑和难熬的时候身边有个能共鸣和理解的人在,真的会被安慰到。
师门的凝聚力也很重要。师门的成员就像学校场域中的兄弟姐妹。师兄师姐会给我说很多他们走过的坑,我又会给新的师弟师妹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走过的坑,彼此形成一个小家。
2)“独学而无友”,学习搭子是我们学术成长的驱动力
就我的情况来看,我和室友是不同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一个是实证研究,而且研究的方向差异也很大。但是,平时也会彼此分享自己的学术情况。尤其是后期我们准备冲刺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阶段,有的时候我很丧,室友就拉我一把;有的时候室友懈怠了,我就督促她一下。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感觉上动力就更强。
前段时间室友预答辩完后和我分享了老师们的一些意见,虽然学科有差异,但还是能学到一些普适性的东西。也让我有了新的“危机感”,进而更专心和聚焦修改大论文。
L同学和我是一个研究方向,在我写大小论文的路上他都帮助了我很多,我们互相分享与自己主题相关的小论文、书籍和一些学习资料。而且有时还会就某个主题讨论一番。包括后期L同学初稿没写完,我天天给他打气,非常非常希望他能和我们一起送审。
这些日常让我感觉读博的学术生活也并不枯燥,而且有陪伴、有支持和有动力。
3️⃣是那些能说走就走的饭搭子、玩搭子和吃瓜搭子丰富了我的读博生活,让我一直有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也能保持初心
读博的生活不能只有学术、学习,毕竟我们不是一个“学习机器”,是活生生的人。有那么一个能随时停下手头的事情陪你去吃美食、看风景、看剧和聊八卦的学友是多么幸福
说句实话,读博是很容易“致郁”的过程,因为被困在学术的笼子里面,而且也不是努力就能“成功”。如果我们钻了牛角尖,可能就会情绪失控。
日常的读博生活中,经常和学友们一起聊八卦、去吃点美食,感受下人间烟火气,唱唱歌、爬爬山、短途旅行等活动放松下身心,可能还会觉得自己是个“活人”。
希望大家都能在博士生活中拥有自己的好搭子,遇良人,一起进步、一起成长,赛博搭子们也很好、很暖、很善良,ヾ(✿゚▽゚)ノ~
来源:肥肥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