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它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其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亲吻、共用餐具、水杯等。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感染过EB病毒,只是很多时候感染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就像得了一场普通感冒,所以常常被忽视。目前所检测的EB病毒抗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谭串、佟彤、刘元献
最近,EB病毒成了许多人
关注的焦点
不少人在体检或检查时
发现自己EB病毒阳性
顿时忧心忡忡
那么,EB病毒到底是什么?
阳了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起来了解一下!
关于EB病毒
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它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其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亲吻、共用餐具、水杯等。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感染过EB病毒,只是很多时候感染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就像得了一场普通感冒,所以常常被忽视。目前所检测的EB病毒抗体,主要有针对病毒的衣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EB病毒感染的原因
当EB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口腔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安营扎寨”。免疫系统会立刻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它。在健康人群中,免疫系统通常能够有效控制病毒,使其处于潜伏状态。在潜伏状态下,病毒不会大量复制,也不会引发明显的症状,但它并没有被彻底清除,而是会长期存在于体内。不过,在某些情况下,EB病毒可能会被重新激活。比如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像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等,病毒就可能趁机大量繁殖,引发一系列症状。
EB病毒感染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淋巴结肿大、乏力、肌肉酸痛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皮疹等。这些症状和普通感冒、流感有相似之处,所以很容易被误诊。
如果出现了上述的相关症状,并且确诊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发热时可以使用退烧药,喉咙痛可以用含片或漱口水缓解症状,有明显的肝功能损伤时则需要进行保肝治疗。大多数患者在经过1至2周的休息和对症治疗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并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EB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恢复,但它与一些严重疾病也存在一定关联,比如鼻咽癌、淋巴瘤等。所以,对于EB病毒阳性或有相关家族肿瘤病史、长期有不明原因的鼻塞、涕中带血、耳鸣、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人群,要高度重视,需进一步至耳鼻喉科进行电子鼻咽镜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微小病变。
预防EB病毒感染,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可能接触唾液的物品。
尽量减少亲吻孩子的脸颊、嘴巴。
在EB病毒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也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总之,EB病毒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得了严重的疾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了解EB病毒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检测结果,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健康。
作者简介
谭串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于广东省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规培、进修学习,现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委员。善于运用各种中、西医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咽喉炎、急慢性鼻-鼻窦炎、小儿鼾症、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耳鸣、突发性耳聋,以及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
【科室简介】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稿定设计
来源: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