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心脏起搏器!总院骨科勇闯手术禁区,刷新高龄关节置换纪录
近日,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刘东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90岁高龄且携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刷新了医院高龄复杂病例手术纪录。
近日,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刘东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90岁高龄且携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刷新了医院高龄复杂病例手术纪录。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人体的生物医疗设备,通过电极将电刺激传导至心脏的一个或多个腔室,帮助维持正常心律。早期的心脏起搏器依赖电池供电,通常植入皮下,并通过导线与心脏组织连接。这种设计缺点显而易见,更换电池必须进行手术,导线也可能引发慢性炎症等健康问题。近年来,无
你能想象,一个比米粒还小的心脏起搏器,竟然可以精准操控心脏跳动,并在完成使命后悄然消失,不留一丝痕迹吗?这看似科幻的场景,如今已成为现实。
根据学术期刊《自然》的介绍,这种比米粒还小的微型起搏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有望用于微创植入,为需要临时起搏器的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婴幼儿降低治疗风险。
@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一种“生活小技巧”席卷各大社交平台,主角却是一种处方药阿莫西林。在这些第一人称视角的视频中,主角号称用其搭配洗发水可以止痒去屑,搭配清洗剂可以对洗衣机杀菌除臭。4月3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谢林利介绍,阿莫西林常用于治疗细菌
比米粒还小的心脏起搏器你见过吗?4月2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自然)》发表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团队领衔,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开发了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尺寸仅为1.8毫米*3.5毫米*1毫米,体积比一粒米还小。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小型电池驱动设备,可以防止心跳过缓等状况,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搏器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人体,因此其尺寸尤为关键,越小的起搏器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往往也越小,如何设计出更加迷你的起搏器一直以来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对于已完善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快速心室率、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设备(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IED)成为治疗此类患者的关键之一。Palmisano等报道,CIED
▌论文标题:Choosing Energy Sources for Battery-Free Pacemakers▌论文网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998625000596
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无导线起搏器的问世堪称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它在治疗效果上与传统起搏器不相上下,甚至在诸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能精准地契合患者的生理需求,为临床实践中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为无数患者的生活带来新的
5个小时的飞行,跨越数千公里,85岁的印尼籍华裔陈女士怀揣着对健康的渴望,独自一人毅然踏上前往中国厦门的求医路。目的地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在这里,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她不仅顺利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和全面心血管检查,身体恢复良好,还收
目前超材料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但由于系统频率变化发生共振失调导致传输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频磁负超材料(MB-MNG)的心脏起搏器无线供能系统,实现在6.78MHz、8.94MHz和13.56MHz多频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