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樟树村:小蔺草种出“大钱景”
初夏的攸县丫江桥镇樟树村,连片的蔺草在微风中泛起绿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6月,村里试种的200亩蔺草迎来首季丰收,村民们手脚麻利地在田间忙着收割、捆扎、装车,笑意都写在了脸上。“看这收成,每亩干草能收1500斤,那一亩地可以挣1000多元!”,村民陈
初夏的攸县丫江桥镇樟树村,连片的蔺草在微风中泛起绿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6月,村里试种的200亩蔺草迎来首季丰收,村民们手脚麻利地在田间忙着收割、捆扎、装车,笑意都写在了脸上。“看这收成,每亩干草能收1500斤,那一亩地可以挣1000多元!”,村民陈
人们对草席的记忆,自古便和夏天分不开。炎炎夏日,在没有空调的年代,一张草席、一顶草帽,清凉了江南人的整个夏天。近日,记者来到江苏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探寻那一份过去的“清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
我多次来到古蔺,每次来都有新感悟。昨晚在党校散步时,猛然发现对面和后面的山形很像一幅幅人头群雕,仿佛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红军将士的侧面,有鼻子有眼睛,形态十分逼真,让我非常震惊!先烈们似乎在问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四季流转,歌单变换。你有哪些想听的歌?或者你有什么话想通过音乐传递给他(她)?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4月9日,大石山区的晨雾还未散尽,天等县中山街已升腾起特有的烟火气。每逢三六九的圩日,来自驮堪、都康等乡镇的银发匠人们,清早便背着竹篾背篓赶集。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将宽扇、簸箕铺陈开来,竹青色与蔺草香在熹微晨光中氤氲成水墨画卷。
图片来自:凯其设计榻榻米这个东西,之前非常流行,几乎是刚需户型小次卧标配。这几年很多家居博主吐槽,列出很多缺点,说得一无是处,稍微有点走极端了。有时候榻榻米地台确实也是没有选择中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