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云/白庚胜
我的父亲叫白汝云。因长期罹病在床,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有限,仿佛只是几朵零散的云。我刚七岁头上,他就以四十九岁的生命与我诀别,令我耳旁依依“美丽的白云”曲,至今不敢完听纳西族古曲《白沙细乐》:“美丽的白云飘走了,飘走了,一走永远不回还……”。
我的父亲叫白汝云。因长期罹病在床,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有限,仿佛只是几朵零散的云。我刚七岁头上,他就以四十九岁的生命与我诀别,令我耳旁依依“美丽的白云”曲,至今不敢完听纳西族古曲《白沙细乐》:“美丽的白云飘走了,飘走了,一走永远不回还……”。
云南老君山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理州剑川县、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交界处,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八大片区之一。这里山川壮丽,不仅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和高山湖泊等自然景观,更因多民族聚居,形成了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到白族的
成长于丽江这片充满魅力的文化沃土,和雪芹自小就深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她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积极学习白沙细乐、纳西古乐等文化遗产,并将传播、宣传民族文化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多年来,她凭借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坚持,在文艺领域不断深耕。如今,她以一首《心里的
明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以“阅读,让世界更美好”为核心主旨,倡导通过阅读促进全球文化交流、推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这,让人不禁想起纳西族第一位女作家、女诗人——赵银棠。
追溯到十年甚至三十年前,这里的热闹程度不亚于高考前的培训班,各种以竹为骨的纸糊麒麟、凤、鹿、牦牛……在这个院里从早舞到晚,几乎所有的婚丧嫁娶、祭祀礼俗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丽江白沙古镇,有这样一座院子,以“传承纳西手工传统工艺,弘扬丽江纳西铜文化”为核心要素,院子里陈列展览着各类纳西族铜器工艺品。院子的主人名叫和善均,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善均17岁便开始了自己的“制铜”生涯,20岁出头就掌握了纳西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