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地位价值
放疗,全称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肺癌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大类,相比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低,治疗效果通常较好,放疗是一种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
放疗,全称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肺癌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大类,相比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低,治疗效果通常较好,放疗是一种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
在肺癌研究的前沿,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个性化治疗的效果。最新的研究表明,恶性胸腔积液(MPE)不仅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还可能在建立肺癌类器官(LCO)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项研究揭示了MPE如何促进类器官的生长和药物敏感性,为我们理解肿瘤微环境
说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HER2),我们最先想到的大概是乳腺癌,HER2是乳腺癌重要的驱动基因。不过,目前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HER2也是一种重要的分子亚型。
2021年,李女士接受胸部CT检查。报告提示,右肺上叶一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为7×8毫米,可见毛刺。影像学诊断,和2020年相比,该结节病灶有所增大,考虑肿瘤,建议前往胸外科就诊。另外,两肺有多发结节和微小结节,建议3个月后复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双双排第一的癌症。确诊肺癌后,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往往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还能活多久?”“已经是晚期了,治疗还有意义吗?”
作为预后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基因杂合度总结041. TSG分类:基于双链基因失活的趋势,研究结果将TSG分为4类。1类TSGs在癌症中几乎都发生了双等位基因失活,而2类TSGs(如ATM、ARID1A和FBXW7)在保留野生型(WT)等位基因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品
图1:MACC1是肺癌非肿瘤干细胞去分化的关键调控因子为了确定MACC1表达水平改变对非CSC向CSC转化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用多柔比星(Dox)或不用多柔比星培养7天后,在ALDH-细胞中进行了球体形成、集落形成和细胞活力测定(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
《约吧大医生》第395场患教直播即将开启!本期直播同时也是《约吧大医生》之2024年度盘点系列——肺癌专场⑦,本期关键词:早期肺癌精准诊断方案、早期肺癌规避复发方案。
最新数据显示,肺癌是我国所有癌种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具有高转移扩散率和耐药性。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可显著改善NSCLC患者的预后,使得NSCLC治疗
2019年,人类生产了4.6亿吨的塑料,预计到206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 塑料生产的最大类型是一次性塑料,98%的一次性塑料来自化石燃料,这种生产过程除了产生温室气体并加速全球变暖外,塑料相关化学品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50岁的陈先生,曾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乐观、坚强,尽管在两年前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他仍然积极配合治疗。而16次化疗的煎熬后,肿瘤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出现了进展。
相较于2021版指南,2024版指南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重要更新与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亮点:首先,2024版指南的制定更加深刻地融入了循证医学的理念。在保留原有推荐级别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进行了高、中、低分级,并与推荐强度(强推荐、弱
撰文 |燕小六责编丨汪 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林彦峰(Bryant Lin)长期从事肺癌领域的相关研究,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病例之一。今年5月,从不抽烟的林彦峰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有全身多处转移,后经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巧合的是,林彦峰近年的研究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即使赚的钱再多,身体垮了,那就要遭不少罪,性命也有可能搭进去,届时什么美好的想法、什么伟大的事业,都成了空谈,因此大家工作期间,一定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谨记“劳逸结合”一词。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敏感突变主要包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首选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代表性药物有一代、二代和三代的靶向药(TKI)。EGFR-TKI特别是三代TKI的使用显著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但随着时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双特异性抗体(bsAbs)基于其可同时靶向两种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的特性,成为肺癌领域关注热点。《肿瘤瞭望》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分享双抗在肺癌领域的不同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探索方向。特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对提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率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其受益人群仅限于约20%的NSCLC患者。当前,关于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是否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问题备受关注。近期,一项荟萃分析旨在综合评估携带驱动
从新华书店的搬运工到荧幕上的“靖王”,王凯的逆袭之路堪称传奇。
分子分型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治疗策略的核心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准确、快速、恰当的检测方法,全面筛选出适用靶向和免疫药物的目标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临床对分子病理检测深度与广度需求的日益增长,适时推出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
由我国君赛生物自主研发的无需清淋和IL-2注射的TIL疗法,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式启动Ⅰ期临床试验。首例患有宫颈癌、已发生双肺转移的受试者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如果临床试验进展顺利,有望2026年获批上市,并通过“平民价”让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获益于TIL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