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 2025|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复发风险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治疗中,停药后复发问题始终备受关注。准确预测复发风险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年会(EASL 2025)近日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本次大会公布了关于慢
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治疗中,停药后复发问题始终备受关注。准确预测复发风险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年会(EASL 2025)近日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本次大会公布了关于慢
参考文献:《中国乙型肝炎防治进展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全球肝炎报告》世界卫生组织,20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2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尽管现有的核苷(酸)类似物(NAs)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它们无法根除病毒,导致持续感染和肝癌风险增加。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HBV的根治提供了新的希望。本刊特邀请
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检测行业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政府明确提出了“发展检测技术,确保国家安全”的要求,企业通过检测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了自身发展。检测行业涉及面广,涉及到矿产、农产品、食品、药品、环境、国防、航天等多个领域,对它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发热。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肝脏中约70%的血液供应来自肠道,可清除肠道中的毒素,良好的肠道菌群是维护肝脏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肝脏与肠道菌群二者进行相互作用。肝硬化是消化科常见疾病,目前我国肝硬化主要病因仍以HBV为主。近年通过对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及微生物组学与代谢组学的综
Li Y, Lin Y, Gou G, Cui D, Gao X, Xu G, et 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负担尤为沉重。HBV感染的慢性化机制复杂,涉及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多重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对HBV如何逃避免疫系统、慢性感染中T细胞功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肝脏健康的病毒性疾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另一种是隐性感染(Occult infection,OBI)[1]。通常所说的“乙肝带毒”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显性感染,其指标是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超过6个月
传统肝活检虽为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因其侵入性和潜在并发症等风险难以频繁进行以动态观察病情,近年来,无创评估肝纤维化及其动态变化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近期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上公布了相关前沿学术成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传统肝活检虽为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因其侵入性和潜在并发症等风险难以频繁进行以动态观察病情,近年来,无创评估肝纤维化及其动态变化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近期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上公布了相关前沿学术成
近日,基于2024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调查结果,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毛一雷教授团队进行总结分析,在国际知名期刊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Nutrition(HBSN)上发表论文《2024年中国乙型肝炎病
在APASL 2025期间,由《国际肝病》&《肝胆情报官》共同发起“APASL前沿情报”专栏,旨在为广大同道同步传递大会最新、最热的前沿研究与进展,第一时间分享会议亮点内容。
进行了题为“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的精彩专题报告。该报告不仅全面展示了中国在消除HBV母婴传播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还彰显了中国为全球乙肝防控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会中,本刊有幸邀请侯金林教授接受了我们的专访,现将访谈的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供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在乙肝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您好,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不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完整皮肤接触传播。日常接触中,共用餐具、拥抱、咳嗽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通过口水传播的可能性极低。虽然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唾液中可能检测到病毒,但含量非常少,且需通过血液或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愿景。中国政府积极行动,2017和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其他部委先后印发《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肝炎防治规划》)和《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