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降准:为何强调“择机”“适时”?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项重大货币政策调整:降准0.5个百分点,这一举措将为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还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在多个场合都反复提及要择机、适时实施降准降息。那么,降准降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项重大货币政策调整:降准0.5个百分点,这一举措将为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还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在多个场合都反复提及要择机、适时实施降准降息。那么,降准降息
2025年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这一举措再度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关注。实际上,央行自今年以来便多次强调降准降息要“择机”“适时”推进,这背后蕴含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考量与精准权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CPI涨幅目标从3%下调至2%,标志着宏观经济政策从“防通胀”转向“抗通缩”。报告提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积极配合,以物价水平为锚点,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货币政策建议包括恢复国债净买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通胀目标自动调整机制,旨在
在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看来,这是一次关键窗口期的关键会议,集中呈现了国家应对关税的经济思路:战略上,本次关税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战术上,突出“底线思维、斗争思维、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既定政策要“加紧实施、用好用足、早出台早见效”,增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强调,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
而在财政政策上,姜昧军表示,美国自身的债务正在周期性增长,再叠加反制措施应对和货币政策锁定的前提下,财政政策也难以发挥调控作用,最终将会出现滞涨难题。
是的,市场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今天的文章,我们打算再度和大家重温一些首发价投圈的复盘感悟,内容主要围绕巴菲特在2020年3月时,对危机应对与市场预判的核心观点展开。
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都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作出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都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作出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增长是硬道理,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不仅可行而且不可或缺。具体而言,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风险,这三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中央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赤字率,提高中央政府的负债率。
贸易紧张局势将给本已放缓的经济增长带来进一步的下行风险。大摩预计货币和财政政策将有进一步放松。但由于财政空间有限,货币宽松政策将发挥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政策宽松不足以抵消增长受到的损害。
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在23日至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通过一系列数据,向海内外嘉宾详解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
3月24日,财政部网站发布了《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
3月20日花旗发表研报认为,欧洲近期政策的巨大转变将改变该地区经济轨迹,尤其是防务和基础设施支出的大幅增加,同时还可能为欧洲股市带来估值重估机会。
2025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置身于内外部诸多挑战的局面之中,中央财政政策秉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之基调,通过扩大赤字、优化结构、精准投放,全方位支撑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清
2025年第一季度,受到DeepSeek、哪吒2等科技文化里程碑式成果的影响,大家的信心有所反弹。时隔七年民企座谈会的召开,较大的改善了民营企业的舆论氛围。另外,阿里、小米、腾讯、联想等科技巨头发布的财报也大幅高于预期,外资投行开始罕见看多中国资产,也大幅提振
政策工具更加丰富。赤字、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移支付……在今年的财政政策“工具箱”里,可以看到,在存量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也加入新的增量政策,新旧部署紧密衔接,打出政策“组合拳”,成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力点。
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近年来,湖南省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组合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做大做强粮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应用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公共经济学领域进行教学和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应用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政策与项目评估、教育经济学。多项成果发表在国际和国内顶级期刊上,包括Journal of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