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无虑人生医患同行,四载同心共筑惰淋诊疗新生态
北京 2025年5月14日 /美通社/ -- 由中国最大的血液肿瘤患者组织淋巴瘤之家主办、罗氏制药中国公益支持的 "无虑人生"惰性淋巴瘤患者关爱月活动,于5月14日在北京温情启幕。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惰性淋巴瘤患者的公益品牌活动,"无虑人生"迎来四周年里程碑。本届
北京 2025年5月14日 /美通社/ -- 由中国最大的血液肿瘤患者组织淋巴瘤之家主办、罗氏制药中国公益支持的 "无虑人生"惰性淋巴瘤患者关爱月活动,于5月14日在北京温情启幕。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惰性淋巴瘤患者的公益品牌活动,"无虑人生"迎来四周年里程碑。本届
湘医快报融媒体中心(通讯员/温艳芳 闫秋林 左思 周浩)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温暖的医患故事每日都在悄然上演。医护人员凭借精湛医术与贴心关怀,为患者点亮驱散病痛的明灯。一面面承载谢意的锦旗、一封封饱含真情的感谢信,都是医患间相互信任、并肩同行的有
在急诊抢救室,他们与死神赛跑;在患者家中,他们用专业守护;在重症病房,他们以创新赋能;在透析中心,他们用温暖陪伴……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新华日报》推出专版报道《白衣执甲护生命 仁心服务暖医患》,让我们走近这群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生命的天使,感受新时
为迎接第17个“世界手卫生日”,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市二院)感控科以“合理使用手套,关键永远是手卫生”为主题,精心策划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活动形式,全面提升全员手卫生意识,筑牢医院感染防控屏障。
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周蕾博士团队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信中,患者罗先生用质朴而真挚的文字,诉说着对周蕾博士及其团队的无尽感激,揭开了一段暖心的医患故事。
湘医快报融媒体中心(通讯员/胡国凤)近日,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内一科病房里洋溢着温馨与欢乐,一场别开生面的病人茶话会在此温情上演。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齐聚一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共话健康。
“孩子爸爸现在生活能完全自理,还能给孩子们做饭了,特别感谢你们一路的救治和帮助!”今年年初,46岁的林光毅(化名)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突围战——从突发脑出血到偏瘫,再到回归家庭生活,历时31天“重启人生”。近日,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在对其妻子陈女士进
近日,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收到一位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送来的锦旗,锦旗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热情,护理精心”十六字金句,不仅是对急诊科医护团队的充分肯定,更彰显了医患之间的温情与信任。
在辉视智慧医疗的改造下,传统病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患者通过床旁交互系统,指尖轻触即可完成从医嘱查询到营养点餐的全流程服务;护士告别厚重的纸质病历,通过智能终端实时获取患者数据。这种转变并非概念设想,而是已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落地生根的实践成果。数据显示,采
在当今社会,医患矛盾似乎已成为一个难以调和的顽疾,不时挑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一位西医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医患矛盾是怎么产生的?说白了就是人们既需要医疗救治,又不想花钱;既想听医生说一句‘你没事’,又不想什么都不做,冒个险;既知道医生护士辛苦,又不想他们
有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就是因为病人根本不相信医生,反而是相信自己的一些判断,这种愚昧的想法和医生的科学治疗产生了冲突,医患纠纷因此发生。
超50位行业内血液病与实体肿瘤爱心专家齐聚,带来近20场科普直播,聚焦血液病友关注的眼部、肺部排异、CAR-T治疗、移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话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亲笔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数字笔迹签署医患沟通文书的系统及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76379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春归万物生,正是调理身心、焕发活力的黄金期。为响应“健康中国”号召,落实“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助力科学减重,普仁医院集结内分泌、营养、中医、针灸四大科室,推出科学减重联合门诊。
就医、治疗、护理……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看病流程,对于无法正常表达与沟通的聋哑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久前,柯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医护人员,就用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治疗。
在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有着一位治疗时间长达两年的肿瘤患者,送来了一封感谢信,感激之情溢出屏幕,诠释了一段肿瘤患者跟医护人员之间“双向奔赴”的真情。
本次活动医院工会充分发挥减重门诊的专业优势,联合医院多科室在全体职工中发出“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的倡议,并推出运动赋能、饮食创新、双向激励的“三位一体”健康促进计划 。活动特别设计了“健康大使”评选,鼓励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将减重经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通过
为更好地将健康知识传播给广大百姓,真正做到让医学科普“听得懂、用得上”,上海广播电视台医聊家节目组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街道联合打造了全新科普直播节目,节目采用医生三分钟短科普,并与现场观众互动问答的形式,力求让健康知识真正触达百姓。
我经手的病人,成千上万,难以计数。不少疾病在西医处非动手术不可,转到我这里却能用一把汤药几束银针治愈,让人体完整性得以保全。但要说服病人,有时殊为不易。这时患者之间的差别就显现出来。
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7D)的护士站台面上,静静摆放着一本《留言簿》。它虽貌不惊人,却承载着医护人员与患者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宛如一把温柔钥匙,开启了医患沟通的心灵之门,成为科室里一道温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