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肺癌患者诊疗全攻略
2025年5月15日18:00-19:00,特邀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琳医生,北京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旭医生,北京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聂鑫医生,做客《约吧大医生》直播间,给大家科普老年肺癌患者诊疗的热门话题,为您解答这方面您关心的问题。本
2025年5月15日18:00-19:00,特邀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琳医生,北京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旭医生,北京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聂鑫医生,做客《约吧大医生》直播间,给大家科普老年肺癌患者诊疗的热门话题,为您解答这方面您关心的问题。本
肺癌,这个被称为“沉默杀手”的病,在无声中侵入身体,等到被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于是,它也成了“绝望”的代名词。但肺癌,真的就一点希望没有吗?真相,远比传闻更复杂。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癌症免疫治疗领域迎来了一股新的浪潮-CAR-T细胞疗法,这一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效果,但其高昂的价格和潜在的副作用限制了广泛应用。而如今,一种更具潜力、更安全、更经济的替代方案正在崭露头角:CAR-NK细胞疗法。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多年前被发现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扩增,并且这种扩增被证明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很重要。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生长信号,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
Beamion LUNG-1 Ib期试验的最新数据于AACR年会上发布,并同步刊发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71%,其中7%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6%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
临床 肺癌 her2 肺癌患者 zongertinib 2025-05-06 09:42 5
肺癌早期通常指肿瘤较小、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阶段。一般来说,手术切除是肺癌早期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完整切除肿瘤,有可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然而,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在术后仍需要考虑化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众多行业指南的指导下,提升肺癌患者生存是需要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RATIONALE-304、RATIONALE-307系列研究长生存数据,替雷利珠单抗是全球唯一*在晚期驱
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发现,一去医院,面对各种病症,尤其是像肺癌这样严重的疾病,通常就要面临做一大堆检查的情况。这不禁让患者和家属心生疑惑,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检查项目?
今天咱们不卖关子,开门见山:脸上有这5种特征的人,真得提早留个心眼,防大于治,早知道早受益。别以为脸皮厚就什么都挡得住,身体的小信号,可从来不打草稿。
在当下的肿瘤治疗领域,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正彰显出日益关键的价值,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中流砥柱。肿瘤疾病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需要综合评估,这就使得单一学科治疗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全面应对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种种难题。而MDT模式则汇聚了外科、内科、影像科、病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黄白痰,伴胸闷,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胸痛。外院胸CT提示左下肺占位,考虑恶性可能性大,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患者自发病,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变化不明显。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而被称为“健康第一杀手”。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肺癌主要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在这些“杀手”当中,小细胞肺癌一直以来都是最为致命的一个,它具有生长快、转移早、治疗难、预后差等特点,早期起病往往隐秘无踪,待到
深冬的北京,王女士盯着手机里「盐蒸橙子治咳嗽」的视频,转身走进厨房。她小心翼翼地在橙子顶部切出小盖,撒上细盐后放入蒸锅,蒸汽氤氲中,回忆起上周确诊新冠后「吞刀片」般的咽痛。与此同时,在肿瘤医院的病房里,肺癌患者张先生正握着维生素 C 泡腾片犹豫:「补这个真能让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在体检与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大量需要手术的肺结节被检出, 而肺癌手术的医疗需求与现有医疗资源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肺癌日间手术相比同样的专科住院手术具有术前等待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患
凌晨两点的肿瘤病房里,38 岁的肺癌患者王静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短视频。画面中,某 "养生专家" 举着一把蒲公英大声宣称:"蒲公英根提取物 48 小时杀死 98% 癌细胞!" 她转头看着床头柜上的蒲公英茶包,想起刚去世的病友张姐 —— 对方曾每日饮用 3 升蒲公英
肺癌,这个被称为恶性肿瘤中“头号杀手”的疾病,每年夺走无数生命。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这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的癌症,一度让医生和患者面临极大的治疗挑战。直到2024年5月,中国首个“双通道抗癌药”依沃西单抗获批,为晚期患者带来全新的生存希望
2025年4月18日,首部《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线下发布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圆满落幕,线上线下近3万的参与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振奋时刻,线上直播小肺患者纷纷留言“终于看到了希望”“感谢专家的支持和关注”,他们表示第一次感觉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初始治疗包括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以及针对特定突变基因的靶向治疗等方式,通常患者接受治疗后疾病控制率(DCR)可达到71%~97%。但大多数患者都面临着治疗耐药的问题,即使在上述治疗失败后接受挽救性治疗(
2025年4月18日,我国首部《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正式发布。作为国内首个聚焦小细胞肺癌患者群体的权威报告,《白皮书》历时一年深度调研,覆盖全国27个省份/直辖市的近5000名医生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