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

读帖,越看越美

赵孟頫作为元代书坛巨擘,一生推崇并多次临摹《兰亭序》,融合了晋人风韵与个人风格,既忠实于王羲之的笔法精髓,又展现出元代文人书法的典雅与革新。赵孟頫的《兰亭序》临本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以下从艺术特点、临写理念及历史价值等方面展开分析:

越美 兰亭序 赵孟頫 晋人 临本 2025-04-05 18:07  3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的三种境界

书法,宛如古人留存于世的短视频,承载着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拥有几乎唯一确定的播放顺序。当我们凝视一幅书法作品,笔画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干枯,乃至涂抹修改的痕迹,都如同视频中的一帧帧画面,让我们得以还原、解读书者当时的情绪与情境。不仅如

王羲之 兰亭序 寒食帖 颜真卿 祭侄文稿 2025-04-06 09:13  2

精彩要览|《中国书法报》2025年第12期(总第512期)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的兰亭雅集留下了经典之作《兰亭序》 ,随着兰亭文化的深入人心,人们借助摹拓、临写、刻石等手段不断复制,使《兰亭序》化身千万,流传久远。目前传世的《兰亭序》主要有两种载体,一种是后人临摹的书迹本,另一种则是刻石拓本。两宋时期,刻

兰亭 兰亭序 要览 中国书法 拓本 2025-04-01 12:32  4

启功:《兰亭序》帖考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大文学家、大书家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弟们在山阴(今绍兴县)的兰亭举行一次“修禊”盛会,大家当场赋诗,王羲之作了一篇序,即是著名的《兰亭序》。这篇文章,历代传诵,成为名篇。王羲之当日所写的底稿,书法精美,即是著名的《兰亭帖》,

兰亭 兰亭序 启功 世说 右军 2025-04-01 00:13  4

你信吗不良商家误导收藏爱好者说古董真假不重要重要是市场认可度

我们经常听到直播间或者市场上有人说,古董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认可度!这是不良商家误导收藏爱好者来买他们假货的谎言,欺骗收藏爱好者。古董玩的就是眼力,玩的就是真假,什么真假不重要,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如果真假不分,人们还追求什么真理,什么真假,还不

收藏 假货 古董 兰亭序 文物价值 2025-03-28 07:16  6

《兰亭序》或许是伪称王羲之的作品(二)

A:材质鉴定,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近原件,常人据此判断,基本不可能。比如,近距离看纸质,分析纸的产地等。进一步用碳-14鉴定,谁有资格割一小块字芯纸,并有此技术?原理上,两千年的鉴定精度,可达正负50年,但传说《兰亭序》原件随葬了唐太宗,一说随葬武则天,如果可能,

王羲之 兰亭序 十七帖 李文田 谢鲲墓志 2025-03-19 07:21  5

传统书法的魅力怎容这般亵渎?(深度剖析吼书、射书、乱书现象)

2021年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场"书法行为艺术展"引发轩然大波:表演者用注射器将墨汁喷射在十米长卷上,围观者举着手机争相拍摄。这种被命名为"射书"的表演,与近年流行的"吼书""乱书"共同构成了当代书法界的异象。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嬗变,更是文

书法 于佳 兰亭序 射书 朱以撒 2025-03-18 16:01  6

写书法的好处

最近,又拿上毛笔,写上了字。在深圳这样快节奏的城市里,坚持练习书法,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繁忙中,抽空写一下字,反而可以让自己静心宁神,有不少受益之处。

书法 颜如玉 兰亭序 张芝 篆书 2025-03-16 11:09  7

朱培尔:观念的改变和境界的提升——有关展览评审的几点思考

当代书法家的创作,无论在对传统的吸收还是在现代观念的引入方面,都进入了一个相对滞碍的时期。怎样进行突破?对于书家个体而言,当然无法破解书法发展的规律与当下书法格局的制约,但通过观念的改变与境界的提升,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突破这种滞碍与制约,从而推动自己的创作。

展览 篆刻 兰亭序 朱培尔 祭侄稿 2025-03-12 15:18  7

如何让丑书消失在书坛?

最近,关于“丑书”的讨论又火了。有人说丑书是艺术的堕落,有人却说它是书法的创新。作为一位深耕书法领域多年的创作者,我想说:丑书之所以引发争议,根本原因在于它背离了书法的本质——美与传承。

书法 书法艺术 兰亭序 书坛 颜真卿 2025-03-10 11: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