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生教授:国内外代表性心房颤动在研RCT一览
5月23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在第25届心律学大会暨2025年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学术年会的国际前沿论坛以“心房颤动在研RCT分析”为题做了学术报告,介绍了当今国际上有关房颤的代表性研究。中国医学论坛报整理如下,以飨诸位读者。
5月23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在第25届心律学大会暨2025年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学术年会的国际前沿论坛以“心房颤动在研RCT分析”为题做了学术报告,介绍了当今国际上有关房颤的代表性研究。中国医学论坛报整理如下,以飨诸位读者。
随着夏季白昼时间拉长,为方便市民乘公交车出行,该公司所属公交线路将从5月12日起,执行夏季作息时间。2025年度各营运线路发收车时间一览表营运线路发收车时间1路夏季:6:00-22:302路夏季:6:00-22:003路夏季:6:00-22:303+路冬夏季:
近期,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等发表的一项基于CABANA研究的新分析表明,在没有心房扩大的房颤患者中,导管消融可显著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但消融的预后益处随着心房重构的加重而减弱。
当地时间3月29日至31日,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5)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本届年会上,来自中国的多项研究将在会上发布,展示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进展和杰出风采。
当地时间3月29日至31日,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5)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在本届年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的多项研究将在会上发布,展示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进展。3月29日,李思彤医生于芝加哥会议现场报告了一项基于
应对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变革,可以说,中国学者相当有自身优势,逐渐从“追跑”发展到“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和方向实现了“领跑”。
当地时间3月29日至31日,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5)即将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在本届年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团队医生将携15项研究/报告闪耀ACC舞台,涉及心律失常、冠心病、影像学等关键领域的最新进展,彰显了我国学者在心血管领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熬夜聚会常常导致睡眠不足、疲劳,加上美酒佳肴容易暴饮暴食。过量摄入高盐高脂食物,加之活动量减少,容易引起血压、血脂、血糖等生理指标的波动。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的风险。
2025年1月10日,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艾心安(瑞卡西单抗)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HeFH]和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non-FH]),以及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成人患者。近日,全
本届委员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担任候任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祥清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双心医学逐渐受到重视。双心医学强调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突破传统医学局限,强调心与身的整体考量。本次对马长生教授的采访,探讨双心医学的概念、临床实践及干预措施,希望能让读者对双心医学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