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思南花灯戏:带着泥土芬芳的非遗瑰宝
思南花灯戏,是贵州省思南县的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灯从唐朝起,戏自明代兴”,思南花灯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两代。其内容丰富,大多借古喻今、吟花咏草、寄物抒情,反映土家人喜庆吉祥,劝人洁身自好、勤劳致富等。
思南花灯戏,是贵州省思南县的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灯从唐朝起,戏自明代兴”,思南花灯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两代。其内容丰富,大多借古喻今、吟花咏草、寄物抒情,反映土家人喜庆吉祥,劝人洁身自好、勤劳致富等。
5月13日,贵州花灯戏经典剧目《七妹与蛇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作为“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剧种展演”重要剧目之一,该剧一经亮相便引发热烈反响,现场座无虚席,掌声经久不息。这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浪漫主义代表作,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厚的人文内
其中贵州有4家单位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7人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本次系列报道将向读者们一展他们的风采,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