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芒种提醒老年人:1要躲,2不洗,3不睡,安稳过夏
芒种来了,你是不是天一热就心烦意乱?总觉得静不下来?别以为这是小事,同样是过夏天,为什么有人舒坦自在,有人却被暑气湿气搞得身心俱疲?问题可能出在你的日常习惯上。
芒种来了,你是不是天一热就心烦意乱?总觉得静不下来?别以为这是小事,同样是过夏天,为什么有人舒坦自在,有人却被暑气湿气搞得身心俱疲?问题可能出在你的日常习惯上。
今天是2025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七。老话说“五月怕初七”,这句俗语穿越时光仍在叩击农人的心门。为何一个普通日子会令先民如此敬畏?其中蕴藏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今天是2025年5月25日,农历四月廿八,乙巳蛇年第二个天赦日! 错过今天,下一次要等到7月24日!古人云:“男逢天赦不用愁,女逢天赦百事顺”,这个被《绘图全本玉匣记》认证为“百无禁忌”的吉日,究竟藏着多少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凌晨四点,杭州灵隐寺外已排起百米长
亲爱的属鼠朋友,5月20日能量场波动较大,这份《精准避险手册》请收好——
一九一九年的五月四日,一群青年以炽热的爱国之心,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运动,点燃了中华民族觉醒的火炬;一百余年后的今天,五四精神依然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砥砺前行。秀屿青年五四青年节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激励引领广大青年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展
细雨微风的日子里,万物勃发,一切冬天的凛冽都正慢慢化作柔软的甘露洒向人间。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
谷雨,取“雨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即将结束。暮春时节,风暖气清,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正是播种的好时节。此时,细雨滋润大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让身心都变得清爽明净。
每年的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迎来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此时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正如农谚所言“春雨贵如油”,正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好时节。但谷雨的气候也暗藏“玄机”:空气湿度增大,昼夜温差波动,人体易受湿邪侵袭,脾胃功能减弱。因此,民间素
谈起有机农业,人们普遍将其与中国传统农业等同,与低产量、低效益、甚至饥荒相联系,继而推之“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有机农业不可能得到发展”。这是对有机农业的一种误解,有机农业确实与我国传统农业有着广泛的联系,但并非等同,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千年诗句与双春相遇,2025年的扫墓季注定不平凡。
随着春节的余温逐渐散去,很多地方的人们开始准备迎接正月二十七的“老人节”。虽然这一天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但我们在庆祝的同时,也别把它搞得神秘兮兮的,毕竟不是什么迷信的节日,而是传递福气与安康的美好寓意。
可这个时候,气温仍未完全回暖,身体经过一冬的藏养,阳气还未完全回复,代谢也十分缓慢。
其实现代社会也一样,如果你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不过今天咱们不讨论这些沉重的话题,而是来看看咱们中国传统的节气“寒”,看看怎样过大寒节气才能改善我们的健康?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此时,寒邪易侵犯人体,损伤脾肾阳气。所以,养生应注意御寒护阳,抵御冬季各类不适症状。具体怎么做?一起来看看吧。
晓日初露锋芒,锦里轻笼薄阴,恰是小寒时节的微妙天气。公元2025年1月5日,新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如一位守时的老友,悄然降临。《历书》有云:“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名小寒。”这一“小”字,仿佛为凛冽的隆冬披上了一袭温柔的纱衣,实则小寒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