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8个症状,你可能“阳了”,新冠病毒“潜伏”体内,请重视
早上醒来,嗓子发痒,鼻子堵得慌,脑袋晕晕沉沉。有人以为是换季感冒,有人觉得是昨晚没休息好。可八个症状同时出现,难道只是小问题?新冠病毒还在悄悄“潜伏”,这些信号不能只当小毛病。八个看似普通的症状,到底暗藏了哪些风险?
早上醒来,嗓子发痒,鼻子堵得慌,脑袋晕晕沉沉。有人以为是换季感冒,有人觉得是昨晚没休息好。可八个症状同时出现,难道只是小问题?新冠病毒还在悄悄“潜伏”,这些信号不能只当小毛病。八个看似普通的症状,到底暗藏了哪些风险?
最近门诊中,一位26岁的年轻患者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拖着虚弱的身体,脸色苍白,进诊室时还剧烈咳嗽。询问病史得知,他已经低烧咳嗽一周,自认为"小感冒而已",白天照常上班,晚上熬夜打游戏,连续五天只靠非处方药"硬扛"。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肺部已出现感染征象,血氧饱和度
“疫情警报再次拉响!多地医院发热门诊排起长队,新冠病毒感染率悄然攀升。专家紧急发声:‘这次病毒更隐蔽,免疫力下降的人最危险!’ 如何避免感染?记住‘1少用、2少吃、3要躲、4要做’,关键时刻能保命!”
近日,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引发全球关注,国内外疫情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流行毒株对15岁以上青少年及65岁以上老年人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多地已出现青壮年群体突发重症病例,老年患者重症转化率较前轮疫情上升12%,再次敲响防控警钟。
别觉得得过一次就万事大吉了,这病毒的聪明劲儿,真不是一般的病毒能比的。它在变异,它在适应,它在伺机而动。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虽然有记忆,但这记忆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面对新的变异株。
5月15日,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宣布杭州演唱会延期,随后“陈奕迅去世”的谣言疯传。5月19日,同行紧急辟谣,但公众对新冠的关注再度升温——
几天前,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紧急叫停演唱会,评论区瞬间被“两道杠”刷屏。这一幕仿佛将人拉回2020年,但中疾控最新数据显示:4月全国新冠阳性率从7.5%飙升至16.2%,住院病例翻倍,南方阳性率超20%,病毒正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悄然反扑。
但这一次,它不再高调发烧,而是换上“隐身衣”,悄无声息地入侵我们的身体。
新冠变异株再次活跃!专家提醒大家做好防护措!最近,不少网友反馈身边又有人"二阳""三阳",甚至出现新的感染病例。没错,新冠病毒并没有完全消失,近期部分地区的感染数据有所上升,尤其是新的变异株传播速度较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面对新冠的再次活跃,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7.5%升至16.2%!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出现了症状,当时全身多处出现皮疹,用了药也不见好,而且经常反复发作,但他只以为是湿疹就没有重视。
5月16日,本号刊出【新冠阳性率又双叒上升!收好这份“防阳指南”,南方人更要注意!】的文章,引起广泛的反响。有指责的,有飙脏话的,还有很多提出疑问的,当然大多数人是感谢的。究竟是不是狼来了?故此再写一篇文章回答疑问,同时感谢社员们的支持和信任!希望我们在保健养
2025年5月15日,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暂停巡演的消息冲上热搜,评论区瞬间被“两道杠”截图刷屏。这不仅是娱乐圈的焦点,更折射出全国新冠感染率的激增——门急诊病例阳性率从7.5%飙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翻倍,南方多地阳性率超20%。
家人们,最近新冠又成了热门话题,好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两道杠”,吐槽自己“又阳了”。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门诊的新冠患者数量确实有所增加,儿科病房里因为新冠引发肺炎、喉炎的病例也明显变多。
“又发烧了?怎么才退烧没两天啊?”最近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走进诊室,满脸焦虑。孩子咳嗽、流涕、低烧,来门诊一测,还是新冠。这已经是她们家这个月里的第二次“重返战场”了。
这个五月,全国发热门诊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不是感冒交响曲,而是新冠病毒在变异毒株驱动下的反攻号角——原来我们以为驯服的幽灵,从未停止磨砺它精准的免疫逃逸獠牙。
这一数据着实令人揪心。与此同时,南方省份的阳性率也在急剧上升,从7.5%快速跃升至16.2%。从全国范围来看,仅一个月内,全国新冠门诊急诊阳性率便翻了一番,住院病例的阳性率也涨至6.3%。
最近朋友圈里 "一测抗原两道杠" 的消息又多了起来,不少人感慨 "以为是普通感冒,结果中招了"。继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暂停巡演后,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低烧、咽痛、咳嗽等症状 —— 没错,新冠正以 "低调回潮" 的姿态,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感染率上升:根据中国疾控中心(CDC)的最新监测数据,2025年4月至5月初,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升至6.3%。主要流行毒株:目前主要流行的毒株是 XDV 变异株及其子分支 NB.1.8.1,
新冠病毒问世已有5年多,它留给人们刻骨铭心的记忆。从2022年底至今,不少人相继变阳了,而且不止一次。最近,一些人又被新冠“突袭”,逐渐引起大量关注,国家权威发布的信息,也证实了新冠再次“冒头”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