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平随笔《说说几幅仕女图》
因为最近在帮着朋友的团队创作一台古装的模特节目,主题借用了唐代周昉的画作《簪花仕女图》,同时也借鉴了周昉的另一幅画作《挥扇仕女图》,这还不够,又借鉴了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因为最近在帮着朋友的团队创作一台古装的模特节目,主题借用了唐代周昉的画作《簪花仕女图》,同时也借鉴了周昉的另一幅画作《挥扇仕女图》,这还不够,又借鉴了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二天的石家庄之行快乐的结束。去了石家庄地区的正定古城,在那里感受了古城墙上那一千多年前垛口间吹过的风,春夏秋冬,这里的人们在古城中一半烟火谋生活,一半诗意许清欢。晨钟暮鼓,鸡鸣狗吠,三更的梆声敲打着这里人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敲打着城墙上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坐在
都说时光微凉煮雨成殇,前天的儿童节尽管已经过去,但不曾遗忘,还是想为今年的儿童节留下只言片语,那些曾经的记忆太美好,如今几十年的岁月磨砺,我已经漫涣在熟龄的暮年中,童真童梦,童心童嘻,依旧成为我心中无法触及的回忆。有时候特想从童年的梦中走出来,因为童年的梦里有
这个描述颐和园农耕文明的小漫画太有趣啦。记得颐和园的昆明湖环湖有几座汉白玉的石拱桥。排列顺序大致是廓如亭旁的十七孔桥,围绕着十七孔桥是镜桥,取其“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柳桥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练桥取自“春江澄如练”的诗句,另外还有界桥,玉带桥等
每次来中山公园,都喜欢去来今雨轩喝茶,品尝各色小菜,冬菜包子。这不仅仅是百年前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处皇家社稷坛中的茶馆,而是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陈独秀、还有毛泽东、蔡元培等很多五四运动先驱们聚会探讨中华民族兴亡的地方,也是巴金、张恨水、林语堂、矛盾等文学大家书中描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们《岁月旋律》栏目组赴澳大利亚节目录制与演出+旅游的视频连续三天在电视台播出,十天的行程,我们从北京出发,先到厦门,在厦门演出一天后转机飞往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北部城市墨尔本,开启了录制演出旅游的第一站。接下来又去了奥尔伯里、首都堪培拉,最后一站
最近家门口的中国美术馆可谓是热络非凡,人头攒动,这里在举办主题为“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整个三层的大厅里弥漫着丝路上的风情,在甘肃这片土地上,仿佛看到了陇山巍峨,驼铃悠远,悠扬的驼铃声传来久远的丝路故事,在甘肃大地的光影流转中,辉映着中华文明五彩斑
几年来一直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华夏衣裳国际训练营”的学习研讨,在探讨历代服饰文化的过程中,总是能遇到古代的舞蹈,比如汉唐时期的健舞与软舞,西域传过来胡璇舞等,最搞不明白的是一种“浑脱舞”,这次终于找到了根据历史记载编排的浑脱舞视频,当然是现代人编的,至于舞蹈的
《图三》这款是马来西亚王妃服饰,彰显了马来西亚一千多年前狼牙脩帝国的辉煌。其实,说到古代的帝国,只是史书上的记载,狼牙脩在那个时期只是处于一种部落文明的状态,不过在众多部落中已经开始汲取我国大唐帝国的那种思想模式,但是从服装上想要找到宫廷式的风格,没有详细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