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半年我先让随访后极力让手术,缘于杭州市肿瘤医院这项技术
前言:今天的医患故事从三年前说起,有位杭州某社区的结友发现右上叶实性结节,早在我刚到杭州时就来我门诊看,由于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做了靶扫描重建后考虑良性可能性大,所以一直规律随访。2024年10月她丈夫在社区检查胸部CT时发现右上叶也有是磨玻璃结节,马上找到我看片
前言:今天的医患故事从三年前说起,有位杭州某社区的结友发现右上叶实性结节,早在我刚到杭州时就来我门诊看,由于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做了靶扫描重建后考虑良性可能性大,所以一直规律随访。2024年10月她丈夫在社区检查胸部CT时发现右上叶也有是磨玻璃结节,马上找到我看片
有一位患者家属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他母亲在当地医院拍片子,发现了肺里有一个磨玻璃结节,他发现报告里面提到这个结节邻近胸膜凹陷,他问我这是较严重的描述么?
前言:如果术前能100%确实是腺体前驱病变(包括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则由于2021年病理分类中将它们剔除出肺腺癌的概念之外,那是不必手术的。但矛盾的地方在于两个:一是肺癌诊疗指南中的分期手术指导原则中表明若原位癌或不典型增生是可以亚肺叶切除的(事实上仍将它们
波鸿官方发布公告称:“在第32轮德甲联赛,波鸿客场0-0战平海登海姆。比赛第10分钟,霍夫曼受伤离场,当时他和对手相撞后肋骨骨折,断骨插入胸膜并导致肺部塌陷,一度危及生命。幸亏得到了及时的医疗抢救,以及当地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才没有导致更严重的情况。通过接受胸腔
Ⅰ期胸腺瘤:此阶段肿瘤包膜完整,无明显外侵,属病情早期。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五年生存率可达94% - 100% ,预后良好。比如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Ⅰ期胸腺瘤,经手术切除后,长期生存且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前言:肺结节的诊疗什么最重要?手术技术当然重要、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手术时机的把握同样重要、对于多发结节切哪些留哪些也是非常重要,但我一值认为:术前诊断与临床决策的思路最为重要!就如简单楔形切除能解决的,若决策思路有偏差做了肺段或联合亚段切除,虽然技术本身
苏女士,一位37岁的职场女性,生活规律,身体健康,却因一次体检发现右肺多发磨玻璃结节,踏上了一段充满忐忑与意外的诊疗之旅。从随访到手术,再到术后发现结节仅为炎症,她的经历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剧情片:既让人庆幸她躲过一劫,又让人感慨医学判断的复杂性。苏女士的故事不仅
前言:虽然从2021年开始病理分类中把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从肺腺癌中剔除出去了,感觉若最后病理是这两者,似乎不应该手术,根本不需处理。但其实在临床上,仍是比较难以仅凭影像来确定是否真的就是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腺体前驱病变)。而且肺癌诊疗指南中又说小标本与活检标本
有一位肺结节患者的家属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把他母亲的电子图像发给我看。他母亲在当地医院拍片子,发现了肺里有个结节,他想让我看看这个肺结节应该怎么样处理。
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多为良性(如肉芽肿或肺内淋巴结),但仍需定期随访,重点关注其生长速度(如体积倍增时间)及形态变化,避免漏诊早期恶性病变。
如何解读体检报告中的肺部CT?今天(3月26日)13:30—14:30,“上海长宁”APP将与上海市同仁医院“大虹桥·同仁荟健康直播”共同直播:体检报告细解读。
前言:肺癌的预后主要根据TNM分期,基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三个维度考虑。但临床上越来越发现此分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目前的需要,因为一是早期肺癌中病理亚型不同明显影响预后,却无法在分期中体现;二是磨玻璃肺癌的大量涌现,导致肿瘤大小按CT
前言:前段时间碰到一位比较特别的患者,他右上叶有实性结节,查过PET代谢有增高,考虑恶性可能。左肺也有结节,当时找我看后,我认为右上不太像恶性,左侧的结节虽不一定恶性,但却贴着叶间裂,而且随访有所进展,有的层面上看是有恶性影像特征的。经过全盘考虑权衡,并与患者
“我父亲有慢阻肺病,已经出现 3 次气胸了,肺为什么会突然‘漏气’?能预防吗?”最近,“气胸”“爆肺”等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也成了《看呼吸》患者交流群里的热聊话题。
前言:检查发现肺多发结节,到底何时切,切光还是切部分,切哪处留哪处?这大概是不同医生可以给出完全不同的意见。却是按指南都说不上对错,真是令人纠结与困惑呀!前段时间我们为一位多发结节的患者做了手术,但只切了比较小的一处,同侧仍有其他的却留着,关键是切了的病灶病理
前言:现在的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多原发癌的太常见了,所以我一直在宣扬相对于孤立性肺磨玻璃结节考虑肿瘤性质的,多发的要更加保守一些,不单干预时机要保守,手术切除范围也要更保守,能少切一定要少切,要为后面的病灶进展再处理留有余地,不能死守指南说的“早期肺癌的标本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