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岁首丨非遗里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与节气,都具有跨越时间的文化生命力。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与节气,都具有跨越时间的文化生命力。
本次评选中,盐城共获4项省级荣誉。其中盐城市文化馆《以非遗点亮全民美育之光——盐城市“非遗添香·盐城盛开”打造全民美育浸润品牌》、阜宁县文化馆《让非遗项目“打春牛”赋能民俗文化传承》、射阳县文化馆《“北纬33°的纳微凉”“射阳县夏季广场艺术周”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今日立春,万象更新。2月3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立,建始也。” 立,有“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开启。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天气冷暖不定,而此时,春耕生产相继开始。立春时节,榕城有哪些民俗,又该如何养生呢?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