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

读懂《资治通鉴》:你的高度决定你的声音

在喧嚣纷扰的世界里,道理从不稀缺。人人似乎都能引经据典,高谈阔论。然而,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有人声嘶力竭,却无人驻足;有人轻声细语,却能瞬间吸引全场目光。这其中的关键,往往不在于道理本身的精妙与否,而在于说话者所处的位置——其身份、实力与影响力的总和,构成了

范雎 资治通鉴 杜预 齐景公 主父偃 2025-06-24 16:58  5

封疆治绩:范雎在应国的十一年

公元前266年深秋,秦昭襄王的诏书抵达咸阳相府。五十六岁的范雎展开竹简,目光落在“应地”二字上——那片在滍水(今沙河)之滨沉睡了四百年的西周故国废墟,即将成为他的封邑。当车马东出函谷关,范雎手握的不仅是应侯印绶,更肩负着将这片古墟重塑为秦国东进基石的重任。

范雎 应城 应侯 封疆治绩 治绩 2025-06-04 17:05  6

秦昭襄王:秦国崛起背后的雄主传奇

秦昭襄王,名为嬴稷,本与秦国的王位相距甚远。他出生于秦惠文王时期,由于并非嫡长子,在秦国宫廷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早年,他被迫前往燕国充当质子,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在燕国,嬴稷时刻面临着生命威胁和各种艰难困苦,燕国对他这个质子并不重视,甚至时常对他加以刁难 ,但

秦国 范雎 秦昭襄王 魏冉 雄主传奇 2025-05-22 10:49  6

资治通鉴: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医不叩门,不求不助

老祖宗留下的四句话——"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医不叩门,不求不助",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处世智慧。这些道理不是古人故意摆架子,而是在漫长历史中总结出的生存哲学。今天,我们就从《资治通鉴》等历史故事里,看看这些原则如何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又给我们现代人

范雎 扁鹊 资治通鉴 蔡桓公 邓禹 2025-04-21 21:24  11

至少杀了敌军八十九万人的秦将白起却为什么落得被赐死的下场呢?

千字文上有“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个典故,说的是白起与王翦是秦国常胜将军,廉颇与李牧是赵国名将。这四位名将当中,王翦和白起的功劳最大,而且只有王翦得到了善终。李牧和廉颇遭遇昏君,中了秦国反间计,一个被杀,一个被弃而不用。白起可以说是死得最令人惋惜的一个,因为他

白起 范雎 秦昭王 魏冉 应侯 2025-04-04 15:50  8

范雎到底有多牛?一个策略能让秦一统六国,用9个字逼死战神白起

范雎是在魏冉后秦昭襄王另一位宰相,他辅佐了秦昭襄王执政后期,范雎作为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纵横家、政治家,他的一生最出名的两件事其一就是他一个方针成为秦统一六国思想,第二件事则是他通过短短六个字就让秦昭襄王下令处死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白起。

战神 白起 范雎 秦昭襄王 战神白起 2025-04-02 20:48  10

深度聊一聊“白起之死”的冤与不冤问题

白起其实生活在一个对自己不太友好但又留了窗口的时代。他的祖上其实是秦国的贵族,但因为战国时代礼崩乐坏,贵族特权在一定程度被弱化了,所以导致白起在人生起点上大打折扣。可在白起生活的时代,正是秦国国力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对外作战的需求十分旺盛,导致天生就是为了战场而

白起 范雎 秦昭襄王 魏冉 长平之战 2025-03-17 22:1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