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停火期间仍频发军事冲突,多地遭武装组织袭击
尽管缅甸国防军司令部于3月28日曼德勒强震后宣布单方面停火,但停火协议生效首日(4月19日)即记录到四次武装冲突事件。
尽管缅甸国防军司令部于3月28日曼德勒强震后宣布单方面停火,但停火协议生效首日(4月19日)即记录到四次武装冲突事件。
中美台三边局势持续升温,国际社会对台海未来发展充满忧虑。旅美教授翁履中5月21日指出,美国对台政策正陷入“威慑与误判”的两难,若处理失当,将可能将台海推向无法回头的危机边缘。
战果最大的是巴基斯坦。据《央视》5月13日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乔杜里称:巴军袭击了印方26个军事目标,干掉印方5架战机、84架无人机。巴基斯坦只有有一架战机在印方发起的导弹袭击中受轻微伤,修复后还可以投入战斗。
声明:本文的国际资讯均源于公开信息整理,旨在提供多元视角参考。文章内容是在广泛引用网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专业思考与分析进行撰写。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具有时效性与动态性,部分内容可能随实际情况变化而调整。本人尽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观点表达上,严
大发他国战争财是美国谋求利益的一种手段,在短短二百年的建国时间内,美国已经将战争变成了一种特殊嗜好。
印度军方在周三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披露,代号为“辛杜尔行动”的打击旨在回应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游客恐怖袭击事件。印度武装部队的打击持续约25分钟,打击了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9处目标。
2025 年 5 月 7 日凌晨,克什米尔地区的宁静被导弹呼啸声彻底撕碎。印度军方突然对巴基斯坦境内 9 个目标实施代号 "辛杜尔行动" 的军事打击,标志着南亚两个核大国在争议地区再次滑向战争边缘。此次冲突的烈度与科技含量,刷新了国际社会对现代战争形态的认知。
印度军方在周三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披露,代号为“辛杜尔行动”的打击旨在回应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游客恐怖袭击事件。印度武装部队的打击持续约25分钟,打击了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9处目标。
在印度发起“辛多尔行动”后不久,巴军随即展开反击并击落印空军战机,据印度媒体报道,至少3架印军战机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坠毁。此外,巴基斯坦军队6日至7日凌晨在克什米尔地区向印方多个哨所开火射击。
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印度陆军、海军和空军联合发起代号为“辛杜尔行动”的军事打击,使用精准制导武器对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的9个目标发动导弹袭击,其中5个目标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国防部称,此次行动旨在打击“恐怖分子基础设施”,并强调行动“精准克制”,未针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致命袭击,造成26人死亡,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急剧升级。袭击事件于周二下午发生在被称为“迷你瑞士”的Baisaran山谷。
在上游开闸泄洪没能逼巴基斯坦让步后,印度总理莫迪似乎已决心开战,印度军队得到了“放手去干”的命令,印军可能会在36个小时内正式开始行动。
据达努自治区民族防卫军(恐怖组织•DSNDA)4月12日发布声明称,其部队于11日上午在掸邦南部达努自治区尧岸镇附近执行例行巡查时,与军方发生武装冲突,击毙第五十五步兵营少校苗佐丹(Myo Zaw Than)。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27日举行,本届分论坛以“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为主题,围绕南海区域秩序构建、“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27日举行,本届分论坛以“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为主题,围绕南海区域秩序构建、“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冲突中,有人称大疆生产的御(Mavic)系列紧凑型无人机被冲突双方用于战术层面的侦察、火炮射击校射,并且在经过改装后,还被用作简易爆炸装置(IED)或从空中投掷向敌方的手榴弹的搭载工具。但这种对大疆产品的不当使用并非大疆公司的意愿和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