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发他国战争财是美国谋求利益的一种手段,在短短二百年的建国时间内,美国已经将战争变成了一种特殊嗜好。
古人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无论我们处于何种时代,发展到何种地步,都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潜在的威胁做准备。
随着国际局势愈发动荡,有关中美冲突的声音愈演愈烈,比起与美国对决,“畏战之风”更值得我们警惕。
美国新任国防部部长皮特•赫格塞思上任后,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布投票,投票内容有关美国国防部的名称。
赫格塞思给了网友两个选择,一个是是美国国防部、另一个是美国战争部。
战争部带有浓厚的好战色彩,而赫格塞思却不加掩饰的表明自己更喜欢战争部这个名字。
大发他国战争财是美国谋求利益的一种手段,在短短二百年的建国时间内,美国已经将战争变成了一种特殊嗜好。
美国西点军校进行作战研讨会时向参会者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未来20年的战争主流趋势,二是美国军方应该为未来战争做什么准备。
美西点军校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似乎默认美国未来二十年必然会参战。
在一个倡导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美国依旧臆断战争为主流。
美国一向喜欢利用强硬手段干涉他国事务,从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再到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从18世纪末到21世纪初,美国一直处于战争当中。
但这些战争并非全是捍卫国家安全的正义性战争,而是带有侵略意味的邪恶战争。
长期的战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美国。其他国家对于战争的态度是避如蛇蝎,尽可能避免陷入战争。
而美国则恰恰相反,对于美国而言,战争早已成为美国发展的一部分。
比起畏惧战争,美国更加畏惧和平。在和平年代加强国防为为危险做准备符合“居安思危”思想,但像美国这样的嗜战态度并不可取。
美国加强军事实力的动机明显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出入,相比于维护和平,美国更倾向于利用军力维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
美国曾发布多项文件表明,世界各地隐藏着多种危险,只有拥有全球最强战力的美国才能带领各国抵抗这些难以预料的威胁。
纵观近现代的历史后我们就能发现,其实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威胁都来自于爱充当“世界警察”的美国。
他们插手半岛事务,让朝韩关系反复倒退。干涉我国内政,明里暗里支持台独搞分裂,阻碍我国统一进程。
除此之外,美国还挑动北约东扩、挑起俄乌战争,让两国人民深陷战火之中,难以逃脱。
发动战争亦或参与一场战争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美国经常陷入战争,他们如何解决战争带来的经济问题?
美国政府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招数,推卸责任、转嫁危机。
在美国财政出现问题时,美国绝口不提政府的过失,张口闭口都是他国关税过高,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美国人民起初不明白为什么二战后还要大费周章的去参与战争,他们都总统先生告诉他们,美国发动的战争全部都是为了“民主、自由”,为了让正义战胜邪恶。
美国政府靠着愚弄群众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但干涉他国内政、宣扬中、俄军事威胁论、让他国人民深陷战火,似乎和他们口中的“民主、自由”扯不上丝毫关系。
早在2016年,美国就渴望战争。美国陆军曾在研究报告中表示中美可能在2025年左右爆发战争,并表明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不可避免,这是一场无法阻止的战争。
美国认为哪怕这场军事冲突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它仍然能够造成大规模的伤害。
在“以战止战”思想中,战争是为了和平,但对于美国而言,战争是为了延续战争。
美国一直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对他国发动战争,但经过战争后,美国政府所说的自由、繁荣并未降临,取而代之的是经济持续衰落,国力不断倒退,百姓民不聊生。
美国一系列兴风作浪的行为在全世界播下“仇恨”的种子。美国的干涉导致朝鲜半岛的两国由同胞变成“敌人”,让阿富汗、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人民饱受战火之灾,使俄罗斯与乌克兰“兄弟阋墙”,让我们的台湾省迟迟难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
步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看着世界各国都醉心于发展,美国开始担心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减小。
为了维持霸主地位不受影响,美国决定制造国际舆论来强调自己这个世界大国的重要性。
美国制造国际舆论,称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会对其邻国及世界构成军事威胁,只有与美国结盟,这些国家才能免遭其害。
美国这些捕风捉影的谣言实在是荒谬至极,我国一直倡导与周围国家平等合作、共同发展,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我们都给予相同的尊重。
在其他国家没有挑衅我们的情况下,我们从未利用军力对其威胁。反观美国,三天两头发布好战言论,不断增加关税,转移本国经济压力,真正对各国有威胁的是他们才对。
美国极度迷信武力,这和美国军方有关。军方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强调武力对国家的重要性,但发展军事实力的目的本应是维护国家安全,而非侵略、威胁其他国家,美国如今本末倒置、滥用武力,完全是本末倒置。
特朗普上台选定内阁后,政客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美媒开始恶意炒作台海问题,并预言中美会因台海问题爆发冲突。
这些政客和美媒仍然以二战结束后的“霸权逻辑”来看待今天的世界发展局势,阻碍了两国的发展。
特朗普政府将美国芬太尼泛滥的责任全部推给我国,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增加关税。
然而美国镇痛药物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不作为和药物公司为赚取利益的不择手段,与我们毫无关系。
对于美国泼脏水的行为我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我们采用提高关税的方式反击,并表明对于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我们会奉陪到底。
在我们反击后,美国国防部部长接受采访时称“那些渴望和平的人必须为战争做好准备。”言语中充满了火药味。
中美如果爆发冲突无论是对于两个国本身还是对其他国家而言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虽然我们爱好和平、不希望发生战争,但如果其他国家试图侵略我国,对我们挥刀相向,那我们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如今,相比于和美国爆发冲突,我们更应该担心爆发冲突前的“畏战之风”。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我国。西方列强利用传教的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挑动宗教矛盾,又向我国出口鸦片,消灭国人斗志。
清朝晚期官员中不乏铁血铮铮的爱国人士,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誓与战舰共存亡的邓世昌。除了政府军队外,民间也有自发抵抗列强的组织,如义和团。
清朝末年统治者夜郎自大,导致清朝错过了工业化改革,国力大幅下降。虽然列强的武器装备远胜于我国,但清朝末年的爱国将领依旧凭借着顽强的抵抗意志打了胜仗,列强也并非无一败绩。
如果清政府能够坚决抵抗,我们不会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条约,遭受奇耻大辱。清政府的“畏战之风”直接造成了我们的失败。
当初,慈禧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是因为清政府惧怕战争,惧怕失败,他们一味地退让、畏惧,让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美媒近两年宣传中美军力的差异,称一旦爆发冲突我们只有退让和失败两种选择,试图在我国刮起“畏战之风”。
但70多年前,中美军力天壤之别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仍然拿着“小米加步枪”打赢了装备精良的美军,难道今天,我们就会怕他们了吗?
能战方能止战,畏战之风不可取。困兽犹斗,当初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先辈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也不知道是否能赢。
当时的战场堪比“绞肉机”,然而即使陷入如此绝境,'中华人民也没想过投降。正是这一份坚持,让我们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中华民族的的身体里流淌着温良的血液,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
古人云:“不战、慎战”,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对战争持谨慎态度,采取“积极防御,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
但“慎战”并非“畏战”,古战场上的挑起“畏战之风”者,必然要承受严厉的惩罚。
我们爱好和平,不畏惧战争,若有外敌来犯,我们会毫不犹豫拿起手中的武器抗争。
参考资料:
美学者:美国嗜好战争惧怕和平(新华网)
人民日报:克服精神懈怠危险须清除思想尘埃
美媒狂想中美开战:解放军若被打败将更加致命(环球网)
严肃认真对待和准备战争,防止陷入“达克效应”而难以自知(解放军报)
毛主席对待战争的态度:不要战争;不惧怕战争;有备而战(红色文化网)
来源:墨珑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