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大寨

老照片:1977年山西大寨的小朋友们

上世纪70年代的大寨,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一个极具标志性的符号。这个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的小山村,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而闻名全国,成为当时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0年,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号召"农业学大寨",从此大寨成为全国农村学习的榜样。 大寨经

山西 老照片 农业学大寨 昔阳县 农田基本建设 2025-06-28 09:53  6

刻在记忆里的宣传标语

毛主席时代,毛主席的一些经典语录经常在大街两旁的墙上和公共场所的栏目上写成宣传标语,或在广播报道开播播出,或在电影放咉时播放,或标示在报刊扉页上,听到或看到时,令人精神振奋,充满激情。直到今天,仍然耳熟能详,历历在目。这些语录,都很经典,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令

记忆 标语 经典语录 宣传标语 农业学大寨 2025-06-27 16:47  7

60年代家喻户晓的_铁姑娘_郭凤莲,重回大寨后,如今过得怎样

在当下,用“铁姑娘”来评价他人并非是带有赞扬意味的词语。然而在1963年大寨遭遇水灾的救援行动里,“铁姑娘”这一称号对于郭凤莲而言,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体重不过八十来斤的她,在救援队伍中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着一筐筐土和一筐筐石头,历经了数不清的磨难才赢得了这个称

农业学大寨 陈永贵 郭凤莲 铁姑娘 昔阳县 2025-06-05 15:48  4

七十年代生产队的真实生活,只许看不许哭,经历过的都50了吧

在风起云涌的七十年代,生产队夜晚的生活仿佛一幅真实又温暖的画卷,印刻在无数人心头。每逢夜幕降临,乡村田野悄然染上一抹金黄色,人们吃完饭,在夜色中自发汇聚到生产队屋里,坐在自带的小凳上,一盏昏黄的油灯下照亮了大集体的欢声笑语。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和网络,每天的

生产队 电磨 农业学大寨 蒲扇 银色月光下 2025-05-31 15:23  7

“农业学大寨”到底学什么?

大寨,这个曾经是一片“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恶水”、亩产不足百斤的贫瘠土地,通过陈永贵带领村民用铁锤、钢钎和双手,耗时十年在陡坡上垒砌出层层梯田。创造出了“三战狼窝掌”奇迹,将4700块零碎坡地整合为2600亩高产田,粮食亩产从1952年的118.5公斤跃升至

实如 窑洞 农业学大寨 陈永贵 学大寨 2025-05-29 07:54  9

从 “农业学大寨” 到教育守望:民办教师方奇忠的时代剪影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深埋的珍宝,历经岁月沉淀愈发闪耀。当我们回溯 20 世纪 60 - 80 年代,“农业学大寨” 的热潮席卷全国,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时代。在这场运动中,发生在茶花庆村的一系列事件,不仅是时代的缩影,更与民办教师的故事有着千丝万

教育 民办教师 农业学大寨 方奇 红石岩 2025-05-19 01:00  8

故乡往事——掀起学大寨、赶大寨热潮

“毛主席号召咱农业学大寨,咱就把学大寨热潮高高掀起来。”伴随着广播喇叭反复播放的嘹亮歌声,七十年代初开始,文革运动热潮逐渐降温,家乡掀起了一轮学大寨、赶大寨热潮。靠近公路边的山头被砍的光秃秃的,山头一般都用荧光石或在石头上刷上石灰水摆着“农业学大寨”、“备战备

故乡 西山 苞米 农业学大寨 学大寨 2025-04-21 16:48  8

耕地撂荒:被制造的焦虑还是不容忽视的真相?

"说农村耕地撂荒的人,都是在抹黑新农村建设!"在某三农论坛上,这条高赞评论引发激烈争论。当专家学者与自媒体围绕"撂荒论"隔空交锋时,武陵山深处,村民王福顺正对着自家三亩长满茅草的坡地发愁——这片被卫星拍到的"撂荒地图斑",是他去年含泪放弃的玉米地。

武陵山 农业学大寨 撂荒地 王福顺 李长富 2025-04-20 17:37  8

交过公粮的农民朋友们,你还能想起我们从小到大受的苦吗?

如今这个时代,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年轻人抱着手机玩得昏天地暗的,夜里更是追剧打游戏,不熬通宵不罢休;白日里蜷在空调房里,太阳晒屁股还不起,冬怕冷夏惧热,走几步便气喘吁吁,做些琐事就喊苦喊累。这般光景,倒让我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岁月,恍若隔世,却又清晰如昨。

农民 三座大山 农业学大寨 农民朋友 土粪 2025-04-18 22:29  13

七十年代生产队夜晚的真实生活,只许看不许哭,经历过的都50了吧

70年代的生产队,大家晚上基本上到生产队坐坐或开会是经常的,今天干活记工分,明天做什么,分工落实到各社员。在回忆起那个年代都很有意义,日头虽有点辛若,吃完晚饭就集中在生产队屋里,有说有笑,有的看报,有的听新文报告。那时候每个生产队屋都有一个有线广报,每天七点就

粮食 生产队 工分 农业学大寨 广报 2025-04-17 22:14  8

1979年,呼兰开过一个隆重的大会

1979年1月2日一个普通的冬日这一天是农历腊月初四呼兰农业战线上的模范人物齐聚呼兰接受表彰虽然天气寒冷大家心里却非常温暖现场交流热烈笑声,掌声……让人感觉春天一样一年四季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今天登堂入室成了主角大家有些不习惯可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这是一种礼赞

呼兰 哲学家 庄稼汉 农业学大寨 棉帽 2025-04-17 10:09  13

候鸟栖息过得村庄

檐角风铃又响了。锈蚀的铜舌在春风里颤动,将三十年前的叮咚声碎成细雪。老宅的瓦松在青灰的屋脊上摇晃,像群踮着脚尖张望的孩童,而曾经在檐下纳鞋底的祖母,早已化作祠堂碑文里的一行小楷。

候鸟 供销社 农业学大寨 春汛 瓦松 2025-04-09 21:5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