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anus爆火开始 AI Agent不再只是巨头的战场
2025年3月5日,一款名为Manus的AI Agent产品横空出世,其内测邀请码在48小时内被炒至10万元天价,带动150余只AI概念股涨停,更催生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同名代币投机浪潮。这场由华人团队引发的技术风暴,不仅让AI Agent从实验室概念走向大众视野
2025年3月5日,一款名为Manus的AI Agent产品横空出世,其内测邀请码在48小时内被炒至10万元天价,带动150余只AI概念股涨停,更催生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同名代币投机浪潮。这场由华人团队引发的技术风暴,不仅让AI Agent从实验室概念走向大众视野
一款名为Manus的AI工具近日横扫国内外社交平台,邀请码被炒至数千元,Discord用户数激增13.8万,外媒更称其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AI工具”。然而,狂热背后,质疑声四起:它究竟是中国的“DeepSeek第二”,还是一场资本与流量的泡沫游戏?
3 月 6 日凌晨,中国 AI 团队 Monica.im 推出的通用 AI 智能体 Manus 引发互联网地震。这款产品不仅让科技极客通宵蹲守邀请码,更在二手市场催生万元天价交易,甚至带动 AI 概念股单日暴涨 3.98%。其现象级爆火背后,是技术革命、营销策
凌晨3点的北京中关村,程序员小张盯着电脑屏幕上的Manus演示视频,手指悬在“生成周报”按钮上。这个号称“全球首个通用AI智能体”的产品,3月6日突然席卷全网——官网因流量过载崩溃,邀请码在闲鱼被炒到8.8万元天价,A股150只AI概念股集体涨停。这场狂欢背后
自DeepSeek春节出圈,唐征(化名)和他所在的某大厂云计算产品架构团队,就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紧接着Manus又火了,“是不是又要加班了?”他歪着头笑笑,深吸了一口气。
这句话如今又应验了,因为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自主智能体) 产品“Manus”问世了。“中国团队出品”“原来深耕海外市场”“性能远超OpenAI的同类产品”……都将Manus话题性拉满。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如此点评:“DeepSeek 之后,又一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