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亲自为他抬棺
在中共党史的长河中,林育英是一位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的革命先辈。毛主席曾亲自为他抬棺,这也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为战友抬棺下葬 。林总也曾感慨,若此人不死,十大元帅必有他的一席之地。林育英,化名张浩,他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英勇奉献的一生。1942年,他
在中共党史的长河中,林育英是一位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的革命先辈。毛主席曾亲自为他抬棺,这也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为战友抬棺下葬 。林总也曾感慨,若此人不死,十大元帅必有他的一席之地。林育英,化名张浩,他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英勇奉献的一生。1942年,他
1921年7月,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一幢石库门建筑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作为大会的主要筹备者和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仅仅两年后,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却选择了脱党。这一抉择背后,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
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对于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地区的集 中,如芒在背。他对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的秘密联系早有所闻,一直非 常不安。1936年10月8日,他解决完两广事件腾出手后,便赶紧召开了 “剿共”紧急会议,部署“通渭会战”计划。(两广事件,1936
包惠僧是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当时他是正在广州的陈独秀个人所派的代表。或是出于这个原因,后来他与一大代表张国焘、周佛海等皆有不薄的关系,当然更不必说与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的关系了。而陈、张、周,此后一个是中共“终身的反对派”,另两个则分别是大叛徒和大汉奸。
说起王建安和许世友将军那也是一对好兄弟,当然这是在红军时期。两人不仅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并且两人的性格也是很相似的,可能这就是缘分,促使两人越走越近,成为我党知名的大将。
历史上的3月31日,国内外确实发生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事件的概述及评论:
抗日不是口号,要想实现抗日主张,红军就得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丰厚的积累。所以要想抗日,首先就得活下来,并活得比较好,才能有余力进行抗日。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
关键时刻,毛泽东展现出了非凡的果敢与智慧,当机立断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部队转战井冈山。这一决策,宛如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革命找到了新的方向。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就此点燃,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顾永武1920 年 9 月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1930 年春参加儿童团,1931 年 3 月参加红军,编在鄂豫皖根据地红 12 军 35 团七连当公务员,
世人皆知1955年授衔时,我军共评选出十位开国大将。可鲜为人知的是,在最初的大将名单中,其实有十五位候选者。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十五人中,有一位将领在红四方面军时期的政治地位竟然还在王树声之上!此人不但是中央委员,还是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可后来,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震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期间,我们都在党史教研室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我们常到王震校长家里谈党史问题。王震同志谈党史,都是讲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既生动翔实,又富有哲理,使我们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