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王镛|第六章明清书法| 知识框架及考试重点
● ②“台阁体”书风盛行:端正流美,标准化书写主导官方文书与科举。
● ②“台阁体”书风盛行:端正流美,标准化书写主导官方文书与科举。
今天,小编来分享一幅台阁体“祖师爷”沈度的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幅小楷,书于传为李公麟所画《维摩演练图》之后,于永乐四年(1406年),沈度49岁客居燕台真如寺时,受老僧元觉所托书就。
楷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最为规范、成熟的书体之一,其发展历经两千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以下是楷书的发展脉络及重要代表书家与作品:
文字狱,也就是“因言获罪”或者“以文获罪”,是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西周时期,周厉王禁止百姓讨论国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能是记载最早的有规模的文字狱事件。此后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东汉“党锢之祸”、魏晋嵇康之死、北魏国史之狱、宋朝的“乌台诗案”等都是有
在中国书法史上,明代书家张弼的草书犹如一阵破局之风,以其狂飙突进的艺术姿态打破了时代的审美僵局,成为连接古典法度与文人意趣的关键枢纽。他的书法不仅是个人精神的外放,更折射出明代中期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层脉动,其被后世追捧的缘由,可从艺术本体、时代语境与精神谱系三个
此书册为姜立纲书北宋理学家张载所撰《正蒙》中《东铭》篇。全篇用笔劲健方正,结体紧密,笔墨厚重,得力于柳公权书法,但一些笔画过于板滞僵硬,未脱“台阁体”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