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明水县:盐碱地里飘出稻花香
近年来,黑龙江明水县杜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种稻改碱”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激活盐碱地“潜在粮仓”资源,让“沉睡”的盐碱地重新焕发生机,助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铺就乡村振兴新“稻”路。
近年来,黑龙江明水县杜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种稻改碱”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激活盐碱地“潜在粮仓”资源,让“沉睡”的盐碱地重新焕发生机,助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铺就乡村振兴新“稻”路。
稻花香2号作为我国优质粳稻代表品种,2025年统计显示全国种植面积已突破300万亩,年产量超180万吨,其中黑龙江省五常市为核心产区,占比达60%以上。延寿县、方正县等黑土地带凭借覆膜田有机栽培技术异军突起,年出口量突破10万吨,覆盖日韩及欧盟高端市场。
3月29日,“浪漫花开 樱你而来”——第二届稻花香·活力星樱花游活动火热启幕。以花为信、以酒为媒,稻花香与全国客商、广大市民和消费者相约春天,共赏酒城春光,共品醇香美酒,开启沉浸式赏花品酒探春之旅。
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近些年的考古发现证明这种说法太保守了,全国各地发现的八九千年的考古遗址比比皆是,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尤其是长江下游浙江地区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更是将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到一万年前。
春播时节,那千亩稻田中满是希望的种子被播撒,人们辛勤劳作,期待着未来的丰收。“春播千亩稻”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面。
记忆里的孩提时光,就喜欢吃些有滋有味的东西,餐桌上的排骨汤和炒青菜,都要比一碗大白米饭要诱人的多。
1960 年冬至,湖南安江农校的食堂里,23 岁的炊事员小翠记得:袁隆平老师连续三天只喝稀粥,却把省下的粮票塞给饿得哭的学生。那天傍晚,他踩着冰碴走向试验田,在结霜的稻丛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穗 ——10 穗稻粒多达 230 粒,而普通稻穗只有 80 粒。这不
春风拂绿,万象更新。3月12日,时值全国第47个植树节,稻花香集团在三峡龙泉湖旅游风景区开展新春植树活动,集团及稻花香酒业公司部分高层领导、各部(办)员工300余人赴春约、植“馫”绿,为生态酒城添活力、增魅力。
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曾经有过上百年种植水稻的历史。种水稻首先要有水源,每天能自然流水浇着地,小刘寨村有几个自然水源较好的组,主要是依靠泽河水,当地百姓称“南大河”,流经该村的于家湾、三岔口、宫家门、小刘寨几个组,过去都种过水稻。丰收时节,稻花飘香,景色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