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峰:宋学的三重意义
[摘要]“宋学”一词有多重含义,使用时需先厘清它是在何种意义上言说的,其语用背景和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何在。大致归纳,以下三种情况最为常见:一是从断代意义上说,举凡有宋一代的学术文化皆可以宋学称之;二是特指以道统观作为骨架的道学形态,程朱理学是其历史叙事的主线;三
[摘要]“宋学”一词有多重含义,使用时需先厘清它是在何种意义上言说的,其语用背景和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何在。大致归纳,以下三种情况最为常见:一是从断代意义上说,举凡有宋一代的学术文化皆可以宋学称之;二是特指以道统观作为骨架的道学形态,程朱理学是其历史叙事的主线;三
当前,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作为全球汉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自2007年创办至今,世界汉学大会已成功举办八届。2025年6月5日至7日,以“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将在深圳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发展对汉学和中国研
子弹库帛书系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被盗掘出土。与同为长沙出土、规模巨大的马王堆帛书(上世纪70年代发掘)相比,子弹库帛书中只有一件完整(即第一卷最著名的《四时令》),其他均为残片。子弹库帛书乃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19
当前,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作为全球汉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自2007年创办至今,世界汉学大会已成功举办八届。2025年6月5日至7日,以“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将在深圳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发展对汉学和中国研
要想正确评价这一部书,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研究;第二,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把它同其他同类书籍来比较;第三,要看它帮助我们解决了多少问题,又提出了多少值得探索的新问题;第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看它在实践上
本文原题《历史研究为什么需要“理论”?——与青年学生谈治学》,载《思想战线》2019年第5期,转自“历史学研究通讯”公众号,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小编删除。
我见到威廉时,他不仅在写作和说话上,连举止看上去都完全像个中国人。东方观点和古代中国文化已一步步深入到他的内心深处。
“汉字是伟大中国文明的镜子。”4月20日,土耳其汉学家、北京土耳其文化中心主任阿尤布·撒勒塔史在安阳参加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时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他对汉字与中国文明的深刻理解。活动期间,他还出席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承办的汉字与中华文
魏斐德(1937年—2006年),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国研究文明委员会主席,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其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对学界影响重大,尤其在引导重建20世纪70年代和80
魏斐德(1937年—2006年),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国研究文明委员会主席,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其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对学界影响重大,尤其在引导重建20世纪70年代和80
上海被认为是仅次于纽约、全球装饰艺术派建筑排名第二的城市,尤其是衍生出了融合中式韵味的海派分支,别创一格。走进外滩风貌区,便可遇见中式装饰艺术派大楼,于万国建筑群中领略近代“国潮”魅力。
写在前面:基于更方便广大读者朋友们阅读和理解的需要,我对过往的部分文章进行了整合和修订,也希望大家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并行的今天,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教学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高校、研究机构及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对高质量汉学与中国学资源的需求,恒点推出“汉学与中国学教学资源研发工作站”,赋能汉学与中国学教学。
近日,“小说研究当下任务暨外语学科未来出路——(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海南大学开幕,(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作为本次会议发起人致开幕辞。
受台湾著名大学之邀,朱政惠教授于2010年5月赴台湾进行学术访问。其间应《中国社会科学报》之邀,朱教授提前拜见了汪荣祖教授,就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及相关问题对汪教授进行了采访,交换了意见。
魏斐德,杰出的现代中国历史学家、伯克利加州大学亚洲研究名誉教授,于2006年9月14日因癌症逝于俄勒冈州奥斯维戈湖,享年68岁,离开了他的妻子梁禾,他的妹妹苏·法夸尔,三个孩子——弗雷德里克三世、马修和莎拉,以及两个孙辈。
《器物的象征:佛教打造的中国物质世界》以跨文明史的恢弘视野,揭示佛教东传对中国物质文明的重构密码。作者突破传统器物研究的形制考据范式,通过佛塔、经幢、香炉等百余种典型器物,解构其承载的宇宙观、生死观与修行哲学。全书论证佛教并非被动""中国化"",而是以器物为媒
根据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关于“伟人失踪百年”的核心素材集中于丁龙的故事。由于搜索结果中其他人物如毛主席、陈寅恪等失踪事件均不符合“百年未解”的时间线,本文以丁龙为原型进行创作,综合多篇文献还原这一历史谜案。)
2024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从“产品”的物质属性到“文化产品”的人文价值,再到“公共文化产品”的文明共享,通过“产品”“文化”“公共”三个
2024年3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汉学与中国学专业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汉学与中国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