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李照雨:穿越“乌合之众”寻找世界的真相

最近一个月,利用闲余时间读完了《乌合之众》和《后真相时代》这两本书。前者是我大学时曾读过的一本老书,相隔十载重读,确有故人重逢、物是人非之感,已无初读此书时的惊艳、酣畅心境,如今更多是对书中观点的品味与思辨,但书依然是好书,“故友”重逢总是令人愉快。后者是友人

穿越 李照 勒庞 法国大革命 乌合之众 2025-04-20 15:39  3

当川普的粉丝同时举起火把:我们如何在群体中变成“清醒的疯子

2019年大火中,竟有围观者在圣母院尖顶坍塌时鼓掌欢呼;2023年某球星演唱会现场,粉丝为抢前排座位踩踏儿童,事后却在社交媒体痛心疾首。这些撕裂性场景揭露了一个真相:当个体融入群体,我们的大脑会经历一场“精神裂变”——理性脑区被抑制,原始本能被激活,如同被植入

川普 勒庞 法国大革命 雅各宾俱乐部 雅各宾 2025-04-13 21:23  5

阿伦特|《论革命》中的战争与革命

迄今为止,战争与革命决定了二十世纪的面貌,仿佛所发生的那些事件,都只不过是在仓促地兑现列宁先前的预言。十九世纪的意识形态,诸如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尽管仍然被许多人拿来为自己正名,却与当前世界的重大现实丧失了联系。与之截然

革命 战争 论革命 法国大革命 希腊城邦 2025-04-12 23:15  6

顾少华:晚清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叙事及其思想意涵

法国大革命曾于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影响辛亥革命。回到历史现场,法国这一事件在中国并非从一开始就呈现革命面貌,19世纪前半期它是法国历代君王统治轮替间的普通民变,19世纪后半期则被附着具有变革政体的民主意涵。1899年后它逐渐展现出作为革命事件的意象,并被认定是求权

晚清 意涵 法国大革命 汤武革命 顾少华 2025-04-12 01:13  6

特朗普不是“革命性领袖”,特朗普主义也不是“法国大革命”

如果让您想象一位“革命性领袖”,出现在眼前的可能是穿着军装的大胡子人物(如菲德尔·卡斯特罗或切·格瓦拉),像列夫·托洛茨基或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那样一呼百应的政治演说家,或者是缠着头巾、怒目而视的大阿亚图拉霍梅尼那种形象。您可能不会联想到一位头发倒梳、一身

特朗普 欧尔班 法国大革命 威权主义 罗伯斯庇尔 2025-03-24 08:32  7

《帝国的眼泪:一部英国情感史》:被遗忘的一面

相比法国人的浪漫多情、意大利人的热情奔放和美国人的自由不羁,英国人留给我们的传统印象一直是冷静、隐忍、理性,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时,似乎总是将情感内敛,保持不露声色。“抿紧上唇”似乎已经成为英国的民族象征。而剑桥大学博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历史学家、情感史研究中心主

英国 眼泪 迪克森 法国大革命 宣莹 2025-03-23 09:13  6

拿破仑称帝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1804年,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悄然到来。拿破仑·波拿巴在巴黎的圣母院加冕,正式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一事件不仅是拿破仑个人权力的巩固,更是法国革命后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拿破仑的统治、帝国的扩张与改革、以及最终的衰落

拿破仑 卫星国 法兰西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法典 2025-03-01 15:06  6

英国的眼泪:被遗忘的一面

相比法国人的浪漫多情、意大利人的热情奔放和美国人的自由不羁,英国人留给我们的传统印象一直是冷静、隐忍、理性,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时,似乎总是将情感内敛,保持不露声色。“抿紧上唇”似乎已经成为英国的民族象征。而剑桥大学博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历史学家、情感史研究中心主

英国 眼泪 迪克森 法国大革命 宣莹 2025-03-21 08:00  7

法国大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法国大革命(1789-1799年)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深刻改变了法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还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思想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革命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深厚的社会矛盾、经济危机,也有启蒙思想的推动。本文将探讨法

法国大革命 路易十六 罗伯斯庇尔 雅各宾派 恐怖统治 2025-02-25 17:0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