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境遇——一门新学科的出现

中国古代文论,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文章的有关理论。从表现形态来说,其多集中体现于对有关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具体品评当中,因此,对中国古代文论我们往往又以“中国文学批评史”称之。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几乎同步,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文学批评

古代 中国古代 文论 古代文论 罗根泽 2025-04-17 22:48  4

互鉴之光如何照亮古典学研究之路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雁栖湖畔落下帷幕,这场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的学术盛会,已然为古典学研究标定新坐标。今年3月末,中国学界掀起“古典学热”,对世界古典学研究作出了学术呼应:国家社科基金首次将“古典学”纳入学科申报体系,明确的重点

研究 古典文明 古希腊 文论 腓尼基字母 2025-04-17 12:19  3

马涛:融合·反思·新变——2024年文艺学动态

文学是时代的呼吸,文艺理论绝非纸上的学问,而是通过理论的力量透视和呈现文学反映的时代的精神结构。中国文艺理论经历了传统的“诗文评”向现代学术范型的转换,在此过程中,一代代学者们反思重构传统文艺理论,借鉴吸收西方文艺理论,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只有跳出自身的空转,

马涛 文论 文艺学 文艺理论 文艺学动态 2025-04-12 18:50  6

现代性的延展与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建构

“现代性”概念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未能全面理解“现代性”与“当代性”的复杂关系,中国学界的“现代性”研究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边界模糊、概念混杂等问题,亟须建构出一套根植于中国本土文艺实践、有效超越现代性理论的文艺理论范式及批评方法。“

文学史 文论 文学艺术 后现代主义 当代文学 2025-04-01 17:35  12

西方文论关键词 | 空间(Space)

这一词条在《简明大英百科全书》中仅被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空间,指无限的三度范围。在空间内,物体存在,事件发生,且均有相对的位置和方向。"(60)这种把空间视为空洞的、均质的容器(container)的观点,贯穿于整个西方现代性历史中。20世纪90年代围绕“空

列斐伏尔 苏贾 文论 西方文论 文论关键词 2025-03-28 00:41  9

也谈中国文论的学科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研究成果和学科建设有目共睹。但从当代性的要求看,犹有未足,从整体而言,还存在短板。“中国文论失语症”“西方文论中国化”“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余音时时萦绕。这些话语不仅凸显了古今割裂,也放大了对西方理论影响的焦虑。

学科建设 文学理论 文学史 文论 韦勒克 2025-03-24 15:29  7

陶国山丨从“失语”到“走出去”:中国文论的当代建构与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对中国文论的反思曾经引发过一些热烈的讨论,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文论“失语症”,21世纪以来的“强制阐释论”等。“失语症”批判中国文论研究离开西方学术话语“就没有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的现状,提出“失语”就是要当头棒喝中国

失语 失语症 文论 陶国 西方文论 2025-03-19 19:36  9

从媒介探寻文学的温度与深度

文学是人学,意味着人之为文、文以成人以及人、文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横亘在二者之间的是媒介,这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文学、人自身就是媒介;二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媒介。然而,媒介这一重要维度在文学研究中长时期内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忽视了媒介对文学的影响与制约,也忽视

文学 交互 文学史 文论 知识学 2025-03-12 15:44  8

单小曦:数字现代性——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

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以数字现代性为基本属性。数字现代性是社会发展到数字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现代性。中国新媒介文艺的数字现代性表达,与西方新媒介文艺表达上那种儿童化、经验幼稚化、执着于表面真实和一本正经的“伪真诚”文风不同,更多突出的是主题严肃、真诚讲述、直面现

范式 单小曦 文论 文论话语 媒介文论 2025-03-10 15:2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