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五虎震天下,从11万到100万只用了3年,东北野战军到底有多强
1945年8月15日,广播里传出了日本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许多人没听懂那些晦涩的词汇,但重庆的电台、延安的军号、东北的喧嚣,都在同一天变得不同了。这片苦难土地的人民,终于把写了十四年的血泪史本要翻篇了。可胜利的钟声总是响得太短,有人开始紧锣密鼓地抢夺胜利果
1945年8月15日,广播里传出了日本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许多人没听懂那些晦涩的词汇,但重庆的电台、延安的军号、东北的喧嚣,都在同一天变得不同了。这片苦难土地的人民,终于把写了十四年的血泪史本要翻篇了。可胜利的钟声总是响得太短,有人开始紧锣密鼓地抢夺胜利果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让孩子们在红色文化浸润与自然民俗体验中度过有意义的节日,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保护中心联合温滴楼镇政府开展了“红色领航 童心飞扬”六一亲子游学会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成长。
1945年8月15日,这是我国历史上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日本的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实行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穷凶极恶的侵华日军以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为代表,在南京向我方递交了投降书。随后,上百万日军放下武器,天下太平似乎指日可待!然而
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解放战争时期一场堪称“国运之战”的经典战役——辽沈战役。这场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的战略大决战,历时52天,不仅解放了东北全境,更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1]。当我们把历史镜头拉近,会发现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东野前指旧址保护中心特别策划开展“传承与创新”青年座谈会。来自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35名师生一同走进旧址,共同探索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更好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命题。
1948年11月上旬,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已经开始,华北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华北第1兵团正在围攻太原;第2兵团位于河北省阜平休整;第3兵团位于绥远东部,准备围攻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的后方基地归绥(今呼和浩特)。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已进
1948年9月16日,在粟裕、许世友等人的指挥下,济南战役正式打响,华东野战军在长达百余里的战线上,向国民党军队部署在济南外围的防御阵地发起猛攻。
1948年11月,在平津战役发起前,随着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 华东、中原、西北战场的节节胜利,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东 北,举世瞩目的辽沈战役,以全歼卫立煌集团而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获 得解放,强大的东北野战军已成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机动力量,随时都
师长黄克诚不显锐利之气,实则早已把战局看得透彻。当杜聿明嘲讽这支“八路军的小师”时,他的下属向他通报了一个惊人消息:“这个师,有三万五千人!”
△所以军中在发送电报时,通常都会在最后署名标注:“林罗谭刘”,这个顺序也体现着军队序列,但在后期,刘亚楼年轻气盛,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最后颇有些不满,又将署名改为 “林罗刘谭”。
辽沈战役时,卫立煌接替陈诚收拾烂摊子,他坐镇沈阳城,一直都是采取“固守待援”策略,一方面为了应付蒋介石命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士兵的生命。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于历史无垠的洪流中,关键节点宛如命运的分野之处,一个决策的偏差,足以扭转乾坤,重塑历史轨迹。1949 年,国民党精心擘画、全力构筑的长江防线,竟在短短 72 小时内轰然崩塌,其 “划江而治” 的黄粱美梦,瞬间化为乌有。这一历史剧变的背后,隐匿着怎样致命的战略误
1948年深秋的锦州城头,东北野战军的红旗插上城门时,这支部队的兵力规模已突破百万大关。从1945年秋收编关内各解放区部队11万人,到三年后成为横扫东北的钢铁洪流,这支部队的成长轨迹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一支衣衫褴褛
1948年10月10日,我东北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在葫芦岛北侧的塔山地区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的阻击战,经过6天6夜的殊死拼搏,我东北野战军四纵和1纵8个师8万余人顽强地阻挡住了国民党军11个师10余万兵力的疯狂冲击,用鲜血和生命,筑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铁城”。
1948年9月,四平郊外的日军旧仓库里,21岁的董来扶正用搪瓷缸给97改中型坦克喂水。这辆缴获自关东军的"老头坦克"(日军称"奇哈"),炮塔转向齿轮缺损,电台被拆,仅剩的47mm主炮勉强能打三发/min。东北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朱瑞下令:"把这铁疙瘩调教成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