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陇西:军政、文教、经济大发展,成为陇右大都市
巩昌冶铁所 。洪武六年(1373年)设立,隶属全国13个冶铁所之一,矿址位于宁远(今武山),冶炼场在陇西三角城旧址(今县城西郊高地),年产量达17.82万斤。其冶炼技术先进,采用火药爆破采矿和焦炭燃料,提升了西北铁冶水平,成为明代西北重要军工基地。
巩昌冶铁所 。洪武六年(1373年)设立,隶属全国13个冶铁所之一,矿址位于宁远(今武山),冶炼场在陇西三角城旧址(今县城西郊高地),年产量达17.82万斤。其冶炼技术先进,采用火药爆破采矿和焦炭燃料,提升了西北铁冶水平,成为明代西北重要军工基地。
明代城墙体系的完善。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巩昌卫指挥刘显主持重修巩昌城,城墙周长“九里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一尺,壕深三丈七尺”,设四门(东永安门、南武安门、西静安门、北清安门),城门建有月城、角楼,并以砖堞加固,形成“雄压全军”的防御体系。此后多次扩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发展谋划之年。陇原儿女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历史进程中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只争朝夕,为响应全总女职工委员会办公室开展“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的号召,进一步激发广大读者爱祖国、爱家乡、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壮志,甘肃省图书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