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人民币属于人民
当二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有些水平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二姐虽说是高中毕业,毕竟也是上山看过野猪跑,下水抓过浪里白条。年轻时候也是一枚乡村文艺女青年,看过小说做过梦,心里装过诗歌和远方。
当二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有些水平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二姐虽说是高中毕业,毕竟也是上山看过野猪跑,下水抓过浪里白条。年轻时候也是一枚乡村文艺女青年,看过小说做过梦,心里装过诗歌和远方。
山间的雾气在晨昏时分漫过大士庵门口的石阶,苔痕斑驳的莲座旁,沙砾岩壁凝固了千年光阴。僧服垂落,儒履轻踏,道冠微倾,支大士在此端坐数百年,他已经快忘记了自己的名和姓。
暮春初夏之际,我创作的《美丽大漈我的家》乡歌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播出。作为一名畲乡景宁大漈人,我心中有太多感慨,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但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在我看来,乡愁就是思乡爱乡。
归程的这天是立秋。车轮飞驰,山川在后视镜里像幻灯片一样,一帧一帧地下沉,高速路旁的树影像粗壮绳索,解缆了我这一艘小小的归舟,隧道里的灯点亮的方向叫故乡。我一遍一遍地提醒自己:把油门放松些,再松些,把车轮放慢些,再慢些。脑海不由自主地冒满问号:八年算不算一场阔别
时间进入了蛇年,有关蛇的话题多了起来,许仙、白娘子的传说又进入大众的视野。年逾七旬仍容颜姣好的赵雅芝还被特邀请回了央视春晚舞台,“西湖美景三月天呐……”《新白蛇传》的主题曲,唤醒了人们对当年这部电视连续剧热播时的回忆。这么多年过去了,作为中国四大传奇之一的《白
1344年夏秋,21岁的戴原礼跟随师傅朱丹溪第4个年头了。这天师徒俩悬壶浦江,中午间,徒弟提醒师傅,“师傅,再过5天,宋太师要来赤岸,咱还是从浦江返回义乌吧。”师傅理理胡子,吩咐弟子说:“既然到了浦江,你可回家看看你父母。”戴原礼应着,“好呀,这次有半年没见二
浙西乡村农谚云:“盼夏吃油。”意为到了立夏,就可以收割金黄的油菜,能吃上新鲜的菜籽油了。一个“盼”字,多么急迫,多么渴望,多么诱惑。那是“等油下锅”的期待心理,那是吃到新鲜菜油的喜悦心情。
家中的几个兄弟姐妹都读到初中毕业,而浅阿姨只读到小学毕业,15岁就开始干活挣钱了。她先是帮家里看牛养鱼,又先后在包装厂、街道保洁、餐馆干过活,直至在棉纺厂干到退休。
且看名册上方由笔者当时用铅笔写的一行字:1985年5月3—11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确切地说,应是“承办”)的“西方史学史讲习班”,讲课:“西方古典史学”。
黄仕忠老师新近出版的《进学记》,并不是一本有计划而作的随笔集,而是他近四十年来求学、访学、教学中的点滴汇聚而成。读着老师的文字,其中描写的场景与话语历历在目,勾起了我的许多记忆。
我心急火燎地坐在网约车上,听师傅不急不忙给我摆龙门阵。我说今天医院体检呢,这慢悠悠都一个多小时了,比地铁还慢。我也不知道怎么点到拼车了,你还要去绍兴路接人,这可怎么办啊?师傅说,医院又不会关门的,现在高峰期,高架堵地面堵;体检要心态好的,不能着急,否则低血压都
晨露微曦,太子湾的郁金香花田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卷,轻轻铺展在晨雾中。我漫步在花径上,脚下石板路两旁,郁金香花田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织锦,绚烂夺目。那些深紫、鎏金、雪青的花盏,宛如《梦粱录》里走失的诗句,静静地诉说着临安城的往昔繁华。每一朵花,都似历史的信使,静静
街市的喧闹,称为“市声”。诗人说,市声是城市生命的跳动,爱市声,就是爱生活。张爱玲说,我喜欢听市声,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白云苍狗。今天我清点记忆,蓦然惊觉,那些曾经熟悉的市声,许多已经流失远去,终将不可再得了。如果,我回到曾经生活的宿舟河下25号,
乙巳春节,我前往宝庆寺游览,有幸得宁波文保四老之一的王介堂老先生作向导,看到了寺中容易忽略的碑文楹联,看到了平常不可多得的风景,领略到了千年古寺的非凡魅力。
可我就是喜欢“小孩穿大鞋”,控制不住想把所有高大华美通通塞进文章,导致文风稠密、绮丽,严重时还繁复到拖泥带水……尽管有师长多次指出语言问题,仍然根深蒂固、我行我素。
前几天大强风,网上说体重低于100斤的不要出门,会被大风刮跑。北京有个教授那天在直播间唠嗑,瞎聊。说今天母老虎带着二公子到外地“巡山”去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母老虎出门了,你看,还要打电话回来抽查,不是因为在意教授,是因为家里有大公子在,问上培训班的事
春日江南,迎春花细长青枝柔软垂挂,枝头新叶萌动,黄色花苞顶部点染红晕,如娇羞少女红润脸腮,楚楚动人;迎春花开之时,花香浮动。远远望去,无数小巧黄花垂挂枝头,在阳光映照下,闪耀迷人。春风吹拂,花瓣如金色蝴蝶展翅飞舞,美轮美奂。
去桂林前,我曾傻傻地以为,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都是浪漫派代表,靠大写意去创作。直到我踏足桂林,才知他们实在太过写实。原来,具象版《千里江山图》是真的存在——江山如画,笔墨丹青,行舟摇曳,草木有灵,春风化雨,天地澄明……
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和孙绰、谢安等名流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四周是清澈的溪流、茂盛挺拔的修竹。群贤们进行了一场曲水流觞的游戏,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微醺中,王羲之铺开蚕茧纸,手握鼠须笔,蘸墨挥毫,一气呵成,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
清明节,去山上扫墓。看到中国民兵在指挥交通,很好奇与之攀谈,他说是清明节志愿来服务的,平时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木匠厨师等。他们是镇里的,他们民兵的职责是,哪里有火灾等突发事件就去救灾,节假日需交通维护就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