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浅谈现代诗歌:我们应该如何创作
在这个快节奏、信息化的时代,现代诗歌如同一股清流,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在这个快节奏、信息化的时代,现代诗歌如同一股清流,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这里引用其中的一段(里面连不合语法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没改):“《中国诗歌写作标准》于2024年3月15日,起草。2024年5月28日,深圳市中改视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诗歌创作标准化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并讨论通过,决定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决定于今日
在会理现代诗人中,晏玉学是古诗创作领域造诣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典雅的语言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成为会理当代古典诗歌创作的标杆。以下从创作特点、文学成就及与其他诗人的对比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仲春时节,八百里沂蒙春风翻涌、桃花盛开。山东作家网记者专程前往临沂市蒙阴县旧寨乡,对“沂蒙二姐”吕玉霞进行了访谈。翻开她的笔记本,可以看到每一页都记录着其摘抄或正在创作的诗歌片段。吕玉霞说,对她来说,诗歌是“给灵魂加了一层包裹”。记者还与吕玉霞聊了有关诗歌创作
诗歌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下当代诗歌创作的现状却引发了诸多讨论,其中不乏有人提出“除夕阳匆匆潘正伟外,当代中国诗人鲜有拿得出手的一两句别具匠心的话语”这样的观点。这一观点虽有其片面性,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
诗歌是心灵的眼睛,是童年的翅膀。3月27日,汉滨区江南小学四年级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创作大赛。同学们在文字的海洋中扬帆起航,以稚嫩却真挚的笔触,描绘出对生活、自然与梦想的诗意礼赞。
认识蒋亶文,大约是1988年。有句话说,作家诗人之间,真正的老友都是很早就知悉笔名之外的原名的。蒋亶文原名蒋波,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作“老蒋”。有一种人的外貌,年轻时未见得有多年轻,可年纪大了,也未见得有多老。蒋亶文就是其中一个。
诗歌凭借独特的构思、鲜活的意象,将诗人在春天创作时的奇妙心境与丰富想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引领读者踏入充满奇幻色彩的诗歌创作世界。
“卜叔,您写的诗在我们学校的校报上发表了!”3月20日,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刘婧怡将刚出版的《湖南城市学院报》送到了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村民卜雪斌手中。
易白的《一心诗话:何为诗歌?何为诗心?》一文,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直指当下诗歌创作中的诸多乱象,尤其是“伪诗”与“伪诗人”的泛滥。文章不仅对诗歌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还对现代诗歌的创作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本文将从诗歌的本质、创作态度、社会责任感三个
在当代诗坛的星空中,诗人冰阳以其独特的日记体诗歌创作,开辟出了一片别具一格的诗意天地。他的写作故事,宛如一部生动的心灵成长史,在日记与诗歌的交织中徐徐展开。
在媒体上发布征稿启事,通过全市文化馆系统和社会报名渠道组织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