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讲堂开进澳门城市大学
《悦读科幻之美》科幻文学讲堂23日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内地青年科幻作家李易谦、苏东宁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以“未来有多远”为题,向近400名观众分享创作经验与未来洞见。
《悦读科幻之美》科幻文学讲堂23日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内地青年科幻作家李易谦、苏东宁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以“未来有多远”为题,向近400名观众分享创作经验与未来洞见。
展览紧紧围绕“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主题,立足阳泉优势精心筹办。展厅面积80平方米,模拟宇宙空间站设计,打造沉浸式展示空间,在灯光、装饰、材料等元素的“加持”下科技感满满,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宇宙空间站内,激发人们对科幻文学的阅读兴趣。展览以展板和书籍展示
为响应“世界阅读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及澳门科学馆主办、澳门城市大学协办的未来有多远——“悦读科幻之美”科幻文学讲堂,将于4月23日下午3时在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中心剧院举行。
北方的沙尘,被风裹挟着潜入原本湿润的盆地。杨枫起身看向窗外蒙尘的春日,她的办公室在四楼,这个高度正好可以让她平视园中翠绿的树冠。不时飞过的鸟,将她的视线与思绪带向远方。
日前,第九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大会期间,《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等多项成果集中发布。《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
日前,第九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大会期间,《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等多项成果集中发布。《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
在福田区智慧校园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课正在进行。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通过可编程机器人、无人机和智能传感器等前沿科技工具,主动探索、设计和创造。这样的场景,正是福田区教育科技与科幻想象力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
近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京举办。在开幕式上,双足仿生机器人“幻幻”从屏幕中走出来,与主持人开展了一场妙趣横生的AI互动,首钢园四高炉旁边,19米金属零件拼装的机械巨龙“长城龙”正舒展身躯,鳞片开合间发出铿锵的机械交响……
近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京举办。在开幕式上,双足仿生机器人“幻幻”从屏幕中走出来,与主持人开展了一场妙趣横生的AI互动,首钢园四高炉旁边,19米金属零件拼装的机械巨龙“长城龙”正舒展身躯,鳞片开合间发出铿锵的机械交响……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超过千亿元大关。其中,科幻阅读市场总营收达35.1亿元,同比增长10.7%。
“阅读永远是人类跟自我生命对话最好的、凝视般的方式。”2025年初,邱华栋的最新小说《空城纪》入选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年度好书。他谈及文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于想象力的蓬勃。“文学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想象力,如果没有想象力在艺术中呈现,人类的文化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超过千亿元大关。其中,科幻阅读市场总营收达35.1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中国科幻大会于近日在北京举行,融合科幻创作、科技前沿与产业发展,为科幻迷带来沉浸式体验,也为公众奉上思想创意盛宴。我们特推出【独家访谈】深度访谈栏目,持续与中国科幻创作者、产业探索者交流,从多维视角记录行业发展轨迹。
2015年,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斩获世界科幻文学最有影响力奖雨果奖。这是雨果奖创立62年来,首次有中国作家获得该奖项。由此,中国科幻开始走进世界文学的视野。
2025年中国科幻大会于近日在北京举行,融合科幻创作、科技前沿与产业发展,为科幻迷带来沉浸式体验,也为公众奉上思想创意盛宴。我们特推出【独家访谈】深度访谈栏目,持续与中国科幻创作者、产业探索者交流,从多维视角记录行业发展轨迹。
这几日,美国网红IShowSpeed“甲亢哥”中国行在海内外的社交媒体上都引发了热议,“甲亢哥”来到了上海、北京等城市,以不间断直播的形式走街串巷,逛景点品美食,和当地人互动,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生动的中国。前两天,“甲亢哥”前往成都直播,来到了成都当地的一家中医
今年的中国科幻大会期间不仅举办了科幻嘉年华、科幻机甲展等活动,将科幻与生活、艺术充分结合,还组织了多场论坛,邀请中外专家、产业代表共同探讨科幻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中国科幻产业从2016年的百亿量级规模增长至如今的千亿量级,实现了崛起速度与产业规模的跃迁
“中国科幻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三体》影视作品改编、《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行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期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如是说。
在本届科幻大会上,科幻作家与科技工作者们就科技创新如何与科幻文学相融合进行了对谈。在“科技创新与科幻文学创作论坛”的圆桌对话中,嘉宾谈到,人工智能与科幻创作的关系正在经历一个从初步探索到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从创作生态来看,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整个文学产业链,一系列
“很多人问: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科幻是否会失去预言的力量?我认为,真正的科幻恰恰刚刚开始。因为科幻从来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照亮未知的火把——它让我们在AI觉醒前夜保持警醒,在基因密码破译时代守住敬畏,在迈向星辰大海时铭记‘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