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山海之约!2025青岛国际民间艺术季启动侧记
“我很喜欢俄罗斯团队的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尤其吸引人,我们的团队表现得也不错。”2025青岛国际民间艺术季启动现场,德国留学生Dana Dieker亮相展示来自青岛的国家级非遗鸳鸯螳螂拳,一头金发让人们对她的“功夫”充满好奇。她的父亲Markus Dieker特
“我很喜欢俄罗斯团队的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尤其吸引人,我们的团队表现得也不错。”2025青岛国际民间艺术季启动现场,德国留学生Dana Dieker亮相展示来自青岛的国家级非遗鸳鸯螳螂拳,一头金发让人们对她的“功夫”充满好奇。她的父亲Markus Dieker特
芒种,一直是带着泥土芬芳与麦香的节气。所谓“芒种忙,忙着种”、“芒种忙,下晚秧”,当布谷鸟的啼鸣掠过田野,千百年来,无数民间艺术家们,将芒种时节的农忙身影与虔诚祈祷凝固在砖雕石雕与木纹纸隙间,从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到天津杨柳青年画中的“农家忙务本”题材,都是农
在全国教育大会“深化美育改革”的背景下,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传承载体,其价值和实践方法需突破符号化移植的局限,而应基于教育理论和文化研究视角重新挖掘其深层内涵。以湘南地区为例,其木雕纹饰中的楚巫美学、拼布刺绣里的农耕图景,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体系,这
广袤的中华大地,民间艺术如繁星般璀璨,二人台便是其中一颗散发独特光芒的明珠。它融合了民歌、舞蹈、曲艺、牌子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凭借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深扎根于百姓心间,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以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2006年,
5月29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区分会场民间艺术主题活动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蓉城,共襄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典。在开幕式现场,四川乐至非遗项目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传统技艺成为焦点,向世界展示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 年 5 月 29 日 至 6 月 1 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区分会场民间艺术主题活动 “民间艺术市集” 在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开启。活动期间汇聚200 余个摊位,以 “手艺中华” 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为市民打造跨越时空的传
5月29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区分会场民间艺术主题活动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蓉城,共襄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典。开幕式现场,乐至非遗项目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传统技艺成为焦点,向世界展示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5月15日,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召开。该校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成员、闽台专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围绕“跨界融合,创新传习”主题,共同探讨数字赋能下的闽南非遗传承与职教创新。该校领导、前埔片区大中小幼思政课一
5月16日下午,为迎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呼应“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的主题,一场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盛宴——“汲古生新”收藏精品暨民间艺术展览在广东省东仓里美术馆盛大启幕。
为不断加强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繁荣群众艺术演出创作,推进文化资源向基层聚集、文化服务向基层拓展。5月13日晚,一场跨越地域与民族的文化盛宴——“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张掖站主场演出在张掖大剧院精彩上演,为市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该作品为“快闪滨城”参赛作品,为尊重作品原创性和评选公正性,展播时主办方不对作品做任何修改,相关责任由原作者负责!
“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张掖站将于5月13日晚在张掖大剧院精彩上演。晚会包括舞蹈、歌曲、相声、说唱、戏曲、打击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走进基层、走到群众身边,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民乐民。
4月28日,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全国巡演从西安启程,沿东西双线将新疆最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带向全国。5月10日,满载天山儿女深情厚谊的“文化列车”驶入渤海明珠天津,在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开启精彩的主场演出,以多元艺术交融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图景。
无需长途跋涉,也能沉浸式感受来自大美新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5月10日晚19点30分在古文化街亲水平台,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巡演将通过“‘桥’见海河 邂逅浪漫”舞台,用美妙的旋律和动人的舞姿,为广大市民游客呈现一场绚烂多彩的视听盛宴。
此次活动是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 (贵阳站)活动的小分队巡演活动之一,以“风筝季里听冬不拉”为主线,旨在促进新疆与贵阳白云的文化交流,展现两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由新疆来筑文艺团队、白云文化馆及贵阳本地民谣乐队共同参与,通过多种表演形式,为观众
5月3日,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及民族服饰T台秀在文昌阁盛大开演。《高昌鼓韵》《勃姆巴亚宛》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场,展现了新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现场掌声不断,观众们沉浸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此次活动有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黔西南州兴仁市居住着汉、布依、苗等16个民族,各种文化交融,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又珍贵的宝物。兴仁市第七小学学生们的绘画作品扎根于本土文化,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多个文化符号或图案融合在一起,不仅彰显了
两根竹竿架起火鼎,打扮夸张的一公一婆或快步穿行,或徘徊踟蹰,配合手脚的“魔性”舞动,一颦一笑间尽是诙谐幽默……每周二下午,南安市霞美镇四甲村“党建+”邻里中心活动广场,总会准时响起轻快的民间小调。两位“火鼎公婆”正带着学生排练这门传承了数百年的闽南民俗舞蹈。这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播不仅深耕了传统文化经典,更将古老的故事赋予了时代新价值,激发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这股文化热潮也触动了民间艺术创作者的心弦,其中西青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王琳杰便以其精湛的技艺,创作出生动别致的“哪吒”木版年画,将传
黄河流域在中国古代长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而存在,且千百年来一直是南北文化交汇与融合的重要舞台。黄河流域孕育出的黄河文化不仅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更通过礼制传统、农耕智慧等文化基因的赓续,在当代保持着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这种兼具根源性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