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宁波、杭银:谁能坐稳“浙系一哥”?
在浙江的经济沃土上,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和浙商银行被称为银行界的“浙系三杰”,一直被外界放在一起进行PK。最近,杭州银行发布2024年财报,报告期内营收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
在浙江的经济沃土上,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和浙商银行被称为银行界的“浙系三杰”,一直被外界放在一起进行PK。最近,杭州银行发布2024年财报,报告期内营收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
2024年,邮储银行营收3487.8亿元、归母净利润864.8亿元均实现稳健增长,资产端与负债端健康扩张。面对净息差收窄压力,邮储成功将这个关键指标控制在1.87%,位列六大国有行第一位,从而确保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令2024年利息净收入稳在2861.23亿
公告显示,杭州银行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7人,为董事长宋剑斌,独立董事刘树浙,副行长陈岚,副行长潘华富,副行长张精科,副行长章建夫,业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晓莉。
在此情况下,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优等生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增长基调。全年实现营收666.32亿,同比增长8.2%;净利润271.27亿,同比增长6.23%。同时总资产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5.25%至3.13万亿,首次跻身3万亿俱乐部行列。
近日,民生银行(300026.SZ)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下滑超过3%,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同比下跌近10%。
业内人士指出,净息差收窄是导致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的原因之一。东莞农商银行财报中透露,其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受到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政策引导金融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2025年3月27日上午9:30-11:30,招行通过电话会议+网络直播的方式召开了2024年业绩发布会。我也抽时间参与了本次发布会,发布会的文字实录已经上传官网,大家可以自行下载:
4月1日下午,民生银行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2024年度业绩交流会。此前公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末民生银行集团资产总额7.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2%,其中各项贷款4.4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0%。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风险等指标总体保持稳
对此,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采访了多家银行。某国有大行信贷经理表示,内部已接到通知,4月1日之后就没有3%的利率了,但个人借款利率具体多少还是要看征信,后续定价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也有某股份行信贷经理称,尚未接到通知,2.58%利率优惠活动截至3月31日。
从西瓜个人的角度来说,公考真题刷完了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毕竟考虑到「国考+联考+北上广深江浙山川的省考+事业编考试+类似参公的考试」,在考虑到至少20年的公考题库量的累积,一般人想要刷完是很难的。
过去一年,银行的发展趋势放缓,利润大大缩水,小型网点撤并,大银行撤柜,都在缩紧战略,这股气氛也延续到了2025年。
该行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实现归属净利润772.05亿元,同比增长0.12%。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民工很少对行业发表太多看法,今天讨论太多了,感觉整个财经圈子都在聊银行。我对银行这个行业也没什么意见,但也没什么偏好。感觉银行现在有几个问题:1、基本面没有想象得那么好。基本面真的好,就不会降薪、降本这么厉害了,现在很多银行都在继续压缩成本,所谓的利润都特么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2024年《商业银行监管指标表(季度)》和《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季度)》。整体反映了我国2024年银行业经营发展状况。根据数据,我国银行业多数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但长期困扰银行业的净息差收窄情况仍然持续。
近年来,红利类资产在股票市场中的表现尤为抢眼。所谓红利资产,通常指的是估值较低,业绩稳健且能够提供高股息回报的资产。
随着金融脱虚向实,产业升级持续深化,产业金融呈加速发展:核心企业及银行将视线重回至产业链本身,注重交易信用,并从单一借贷业务演进到多元化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2025年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