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广阔:夏代文明之光——二里头遗址陶器中的夏文化信息
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文化面貌高度统一的考古学文化,它的出现,结束了这一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类型并存的格局。二里头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遗址内既有大型宫殿基址、手工业作坊和祭祀遗存的集中发现,也有精美青铜器、玉器及陶礼器的大量出土,具有明显的早期都城性质。
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文化面貌高度统一的考古学文化,它的出现,结束了这一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类型并存的格局。二里头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遗址内既有大型宫殿基址、手工业作坊和祭祀遗存的集中发现,也有精美青铜器、玉器及陶礼器的大量出土,具有明显的早期都城性质。
陶器的出现使得人类生存和社会行为发生了重要转变。我们对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进行了年代研究、对陶片和碳十四测年样品层位关系开展地层显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遗址出土最早的陶片年代为距今19,000~20,000年,比东亚和其他地区的陶器早了2000~3000年
阳春三月,走进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11条清代龙窑依山而建,窑火绵延近三百载,这里,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每一片陶土都承载着匠人的匠心与岁月的故事。
在山东淄博徐姚遗址的探方里,考古队员王教授的手电筒突然定格在一枚不起眼的陶片上。经过碳十四检测,这件布满稻壳痕迹的夹炭陶器残片,竟将中国制陶史推前到1.3万年前——这比两河流域公认的陶器起源早了整整三千年!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陶器作为人类最早的伟大发明之一,宛如一把独特的钥匙,开启了我们对远古时代探索的大门。这 13 件禁止出境展览的陶器,便是这漫长历史中极为璀璨的明珠。
我们都知道,一些陶和瓷在颜色、光泽上较为相近,因此会有很多人把两者混淆,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如某些精美的黑陶,表面经过打磨后会有一定光泽,与一些颜色素淡、光泽度不高的瓷器外观相似。而且部分瓷器会刻意模仿陶器的色泽和质感,增加了分辨难度。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生态环境,因而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因此,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划分出多个文化区。不同文化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多元起源、并列发展、交流融合,形成多元一体格局。这基本已是学界共识。在“多元起源”与“交流融合”中
上个世纪80、90年代,结婚的彩礼单子上常有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也就是传说中的“三转一响”。
手指触碰陶片凹凸纹路的瞬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王教授突然屏住了呼吸——在探方西南角新出土的彩陶残片上,23道深浅不一的刻画正以某种神秘规律排列着。这组发现于仰韶文化晚期地层的神秘符号,正在考古界掀起堪比"甲骨文重见天日"的震撼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