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份值得关注的十大潜力靶点
今年3—4月,《自然》《科学》等国际知名科研期刊发布多项药品潜力靶点最新研究成果。这些靶点有的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全新机理的靶点,有的挖掘了致癌突变的代谢弱点,有的在肾脏疾病中起调节作用,有的是病毒免疫逃逸的新机制。这些潜力靶点涵盖肿瘤、免疫、中枢神经系统、
今年3—4月,《自然》《科学》等国际知名科研期刊发布多项药品潜力靶点最新研究成果。这些靶点有的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全新机理的靶点,有的挖掘了致癌突变的代谢弱点,有的在肾脏疾病中起调节作用,有的是病毒免疫逃逸的新机制。这些潜力靶点涵盖肿瘤、免疫、中枢神经系统、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免疫失调导致的炎性疾病,受累器官可以是皮肤,也可以是肺脏等其它与环境密切接触的脏器。在皮肤组织,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红斑、狼疮、斑疹、斑块、或皮下结节等常见生理组织异常特征,而在肺部则表现为肺结节(通过X光片可见或初
肺部 lncrna 肉芽肿 蔡志刚 cellreports 2025-05-27 20:28 6
在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调控过程,它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信号传导等众多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蛋白酶体作为细胞内主要的蛋白质降解机器,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细胞的健康状态。MG132(AbMole,M19
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一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LncRNA PCAT6 promote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invasion, and epithelia
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lncrna lncrnapcat6 2025-05-21 17:47 9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断推进,长期失重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成为航天医学领域的关键课题。表观遗传学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核心机制,在介导力学信号转导与神经功能重塑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系统综述失重环境下脑内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 RNA 等表观遗传
2021年8月,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在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IF1.4999/4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3年后,因图片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0年,来自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的 Gan Gao (第一&通讯作者,音译高干) , Yuekui Jian 在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MicroRNA-494 represses osteos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是以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为报告基因,以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为内参基因,通过同时检测两种荧光素酶,实现对目标基因表达或分子互作的定量分析。
2022年4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白求恩第三医院)、吉林大学联合在Bioengineered(IF 4.1998/ 4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3年后,因图片组内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2年4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白求恩第三医院)、吉林大学联合在Bioengineered(IF 4.1998/ 4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3年后,因图片组内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5年01月03日,《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Gut microbiota protect against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through lncRNA Snhg9”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
2021年1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IF1.4999/4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3年后,因图片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1年1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IF1.4999/4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3年后,因图片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2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Bioengineered(IF 4.1998 /4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2年后,因图片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2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Bioengineered(IF 4.1998 /4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2年后,因图片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1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在Bioengineered(IF4.1998 / 4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3年后,因图片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3年9月,中国科研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11.3)发表了一篇题为“ATR-binding lncRNA ScaRNA2 promotes cancer res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知道了乳腺癌可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Basal-like型/三阴性型(TNBC)四种分子亚型,并了解针对不同分子亚型患者,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有更好的治疗获益(详见“乳腺癌分子分
2024年1月3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宇浩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佳欣副研究员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宋章法教授,在 Cell 子刊Developmental Cell上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
202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IF 3.5000/ 3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2月后,因图片组内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